今日,大小指數全天分化,滬指盤中一度重回3600點,創業板指表現疲軟。截至收盤,滬指漲0.34%報3593點;深成指跌0.36%報14793點;創業板指跌0.95%報3196點。
盤面上,可降解塑料概念爆發,瑞豐高材等多隻個股漲停,碳中和持續受資金追捧。昨日表現強勢的券商、醫美出現調整。造紙、鈦白粉、房地產等板塊漲幅居前,醫美、數字貨幣、半導體等板塊跌幅前列。
具體來看:
可降解塑料掀漲停潮,12只個股漲停。瑞豐高材、銀禧科技、美瑞科技漲超20%,國立科技漲超16%,美聯新材、聯創股份、丹化科技等漲超10%,雙星新材、天元股份等跟漲。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相關人士近日透露,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動方案》。方案提出,積極穩妥推廣使用替代產品,要科學論證各種替代產品,包括可降解塑料不同技術工藝路線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要加強塑料垃圾的規範回收和再生利用,推動各地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加大塑料垃圾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力度,推動廢塑料分級再生利用。
造紙再度走強。岳陽林紙、依依股份漲超10%,青業紙業漲超9%,榮晟環保、宜賓紙業漲超8%,白亞股份漲超7%,晨鳴紙業、美利雲等漲超4%。
5月份以來,國內造紙行業迎來新一輪漲價潮,包裝紙、文化紙等多品類全線上漲:5月1日起,晨鳴文化紙系列產品價格上調200元/噸;包裝紙方面,龍頭紙企玖龍每隔數天就提價一次,本月內已經提價5次。
中藥板塊拉昇走強。吉藥控股大漲11%,仁和藥業漲10%,特一藥業漲9%,同仁堂、雲南白藥漲7%,健民集團、馬應龍等跟漲。
近日,商務部、中醫藥管理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五方面18條政策措施,支持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高質量發展。國信證券指出,中藥板塊開啟新一輪政策週期,關注擁有臨牀詢證、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中藥企業。今年以來多項鼓勵中藥發展的政策出台已開啟板塊的新一輪景氣週期,建議把握順政策投資機會。
黃金概念股普漲。金一文化漲超10%,中金黃金漲超9%,曼卡龍漲超8%,中國黃金、赤峯黃金、湖南黃金漲超4%,盛達資源、山東黃金等跟漲。
消息面上,倫敦金早盤強勢突破,再次站上1900。中信建投認為,受美元指數延續回落、通脹加速導致實際利率快速下行影響,黃金價格持續反彈。短期在美國經濟階段高點的影響下,美債收益率或維持震盪,黃金價格下行空間有限。
醫美概念跌幅靠前。澳洋健康、金髮拉比跌超5%,奧園美谷、悦心健康、麥迪科技跌超4%,宜華健康、東寶生物等跟跌。
半導體板塊走弱。ST大唐、北京君正等跌超4%,福晶科技、士蘭微等跌超3%,睿能科技、紫光國微等跟跌。
個股方面。復興醫藥盤中最高報70.5元,年內累漲近30%,最終收漲8.01%,報69.45元。消息面上,台灣南投縣政府正式發文台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申請同意開放縣市政府購買上海復星代理的BNT疫苗。台灣南投縣長此前表示已與代理商上海復星醫藥接洽過,準備動用預備金購買30萬劑德國BNT疫苗。
長城汽車一度觸及漲停,最終收漲約5%,報37.03元。該公司昨晚發佈2021年股票期權激勵/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授予激勵對象A股普通股股票期權39710.1萬份,佔總股本4.32%,授予對象8784名;授予限制性股票4318.4萬股,佔總股本0.47%,授予對象586名。東吳證券稱,相比2020年股權激勵計劃,本次主要變化有四點:銷量及業績考核目標提高;銷量目標權重提升;設置階梯式行權方案,行權門檻降低;激勵對象及激勵股份數額增加,受益面更廣。
國瓷材料早盤跳空高開7.16%報53元,股價創逾3個月新高,市值532億元。截至收盤,股價漲2%,報50.54元。消息面上,該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愛爾創科技擬引入戰投:公司擬以合計2億元對價,向投資人高瓴德佑、松柏投資轉讓深圳愛爾創科技8.89%股權,同時投資人安排向國瓷材料提供5億元專項發展借款,投資人獲得以不超5億元投資深圳愛爾創科技的購股權。
北上資金今日淨流入118.29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82.43億元,深股通淨流入35.85億元。
國君策略團隊認為,隨着宏觀與外圍環境由不確定走向確定,風險評價將會下降,由此驅動行情從震盪走向拉昇。5月25日市場大漲,成交量放大,團隊的邏輯正在不斷地被兑現之中,中盤藍籌領跑、大盤藍籌跟隨的趨勢也在兑現之下。就此,橫盤不長久,挑戰四千點,券商股打頭陣,中盤藍籌領跑,大盤藍籌跟隨,小妖票沒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