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环境下,市民调整日常生活模式,亦改变购物及消费习惯。根据「疫情前後的消费模式与生活态度」调查报告结果,近五成市民於2020年的每月开支减少,而疫情对整体受访者每月开支的减幅为13%。在日常支出方面,不同项目的开支有增亦有减,分别有超过四成及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增加外卖及家庭烹饪食材的开支,其次包括家庭娱乐、保健食品及自我增值课程;至於减少、甚或是零开支的项目则包括外游、高档品牌用品、外出用餐及公共交通。
调查结果亦显示本港市民改变以往的生活常规,生活消费更趋数码化,分别有48%、47%及33%的受访者表示每星期至少进行两至三次网上外卖点餐、虚拟会议及网上消费,形成新的消费及生活常态;6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於2020年的网上消费额相比2019年有所增加,而增幅达12%。就个别受访者组别每月的数码消费开支而言,年轻人士(21-30岁未婚或已婚未有子女的人士)主要为参加网上自我增值课程;家长(21-60岁育有12岁或以下子女的人士)以购买个人电子产品及安排子女网上课外活动为主;而中产人士(个人收入达35,000元或以上的人士,或每月家庭收入达50,000元或以上的家长)则以参加网上运动课程为主。明显可见,各个消费者组别的消费模式都因疫情而有所转变。
整体而言,疫情促使市民消费变得更谨慎,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消费比疫情前更加务实,减少部分不必要的花费,44%受访者表示即使疫情结束後,购买非必需品时,消费前会先仔细考虑,只有22%受访者认为疫情结束後,消费与疫情前相比变得更加宽松,只要喜欢并能够负担的就购买。(e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