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醫藥板塊再度上揚,共有17股漲停。共同藥業領漲20%,四環生物、美諾華、華海藥業等多家原料藥企強勢漲停。
(來源:wind)
分板塊來看,新冠肺炎檢測、疫苗等疫情相關概念漲幅明顯。
截至發稿,疫苗板塊中,未名藥業喜提二連板,康希諾-U、沃森生物大漲8%,智飛生物、華蘭生物、康泰生物漲逾5%,康華生物、西藏藥業、復星醫藥等紛紛跟漲。
(來源:wind)
新冠肺炎檢測領域,碩世生物飆漲18%,自4月13日以來,其股價觸底反彈,短短10日漲幅幾近50%;今年最大黑馬熱景生物再度大漲15%,自4月以來,其股價已飆漲3倍;明德生物強勢漲停,東方生物、美康生物、萬孚生物等漲超7%。
(來源:wind)
板塊火爆的背後,無疑與持續發酵的印度疫情以及疫苗原料供應緊缺有關。
過去一週,印度疫情急劇惡化。印度衞生部門25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349691例,不但創下疫情以來新高,而且連續第四天刷新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的世界紀錄,現累計確診16960172例。外媒報道稱,在首都新德里,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人死於新冠肺炎。
(來源:網絡)
由於新增病例的“爆炸式”增長,讓印度的醫療體系承受着巨大壓力,連最基礎的氧氣供應都成了問題。目前,由於死亡人數不斷上升,遺體火化供應不及,一些逝者家屬不得已自行焚燒親人的遺體,現在的印度,在公園裏、大街邊、恆河河畔,隨處可見的便是焚燒屍體的火堆和埋屍的坑位。
(來源:網絡)
更令人擔憂的是,印度疫苗供應情況。
截至4月25日,美國、中國和印度新冠疫苗接種的速度最快,合計接種劑數佔全球總數的58%。雖然印度疫苗的接種總量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但由於國內的人口基數較大,疫苗的接種比例較低,僅8%,目前根本達不到阻止疫情傳播的程度。
而就在這關鍵時刻,疫苗原材料短缺卡了脖子。
去年4月,特朗普政府同意動用《國防生產法》,讓美國本土的公司別無選擇,只能優先生產用於美國的新冠疫苗和個人防護裝備,以確保輝瑞等疫苗生產商能得到充足原料供應。外界就擔心此舉可能引發關鍵原材料出口被叫停。沒有想到的是,拜登政府上任後立即援引該法案。
所謂出口禁令,相當於等於遏制原材料對外供應,禁止生產疫苗。如今面對嚴重的疫情,美國依然對印度保持着新冠疫苗原材料的出口禁令。
為了應對失控的國內疫情,此前16日,印度最大疫苗生產商CEO在推特發文:“尊敬的美國總統,如果我們真的需要團結起來戰勝這個病毒,我謹代表美國以外的疫苗生產商,謙卑地請求你解除對疫苗原材料的出口禁運,以便提高疫苗產量。”此外,印度官員多次向美國求助,但目前尚未得到迴應。
(來源:網絡)
如今,印度疫情全面失控,醫療設備供應不及,加上疫苗原料短缺,印度面臨的困境“雪上加霜”。即使是現在馬上加快疫苗接種,也已經來不及了,更大的爆發恐怕還在後面。
除美國之外,印度和中國是全球原料藥供應的兩個最大市場,二者合計約佔全球產業鏈的21%。在美國原料藥出口禁令的背景下,印度疫情導致印度原料藥供應緊張,一定程度上利好國內原料藥企業,這也是今日原料藥企掀起漲停潮的原因之一。
其實,從3月底以來,醫藥板塊開始反彈,疊加海外疫情加劇的影響,近日醫藥板塊加速放量上行。從資金層面上看,醫藥生物板塊5日主力淨流入額達到126億,在28個行業中排名第一,機構抱團反攻或已開始。
(來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