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上海證券報,作者:費天元
第一季度還沒結束,2021年首隻十倍股便早早誕生。
南網能源今年1月19日首發上市,公司股價近期收穫“8天6板”,最新價報14.42元/股,較發行價1.40元/股成功翻了10倍。若以2月5日的開板價6.70元/股計算,公司開板以來漲幅仍高達115%。
南網能源日線走勢
隨着股價持續飆升,南網能源的日內成交規模大幅提升。截至今日收盤,南網能源全天成交額高達52.08億元,居兩市第六位,與貴州茅台、東方財富等藍籌白馬成交額基本持平;日內換手率達48.62%,顯示資金博弈十分激烈。
南網能源股價暴漲與當下最火熱的碳中和概念相關。
公開資料顯示,南網能源主營業務為節能服務,主要為客户能源使用提供診斷、設計、改造、綜合能源項目投資及運營維護等一站式綜合節能服務。自公司上市以來,多家券商發佈的報吿都將公司與碳中和概念掛鈎。
安信證券報吿認為,在碳中和目標明確的背景下,綜合能源服務行業有望在“十四五”期間進入快速成長期。南網能源背靠南方電網,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勢領先,市場空間有望在未來充分打開。
申萬宏源證券也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行業“長坡厚雪”屬性顯著,運營賽道有望孕育龍頭公司。南網能源是南網旗下的綜合能源平台,公司已建立市場化的運營管理機制,整體經營管理效率較高,可有效將資源優勢轉換為業績回報。
除了南網能源之外,今年以來漲幅排名靠前的公司幾乎全部沾邊碳中和概念。
剔除年內上市的次新股與ST股,華銀電力以137%的年內漲幅高居首位。公司不久前公吿稱:“公司於2012年以增資擴股方式參股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投資金額2250萬元,持股比例為7.5%。上述參股投資對公司日常經營及業績影響極小。”
中材節能以111%的年內漲幅位居次席。公司日前公吿稱,有媒體報道公司股票涉及“碳中和”概念,可能系公司主要從事工業餘熱發電業務。公司工業餘熱發電業務以水泥領域為主,近年發展空間收窄,工業餘熱發電業務合同訂單同比有所下降,收入佔總收入比重約為30%;同時,受疫情影響,公司海外項目執行進度趨緩。
今年以來的十大牛股,剔除次新股與ST股
由於短期漲幅較大,南網能源上市以來已多次被交易所公佈龍虎榜,榜單上游資擊鼓傳花的態勢十分明顯。
統計顯示,僅3月以來,已有多達33家不同的營業部席位登上南網能源龍虎榜,其中不乏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招商證券上海牡丹江路營業部、中國銀河證券北京中關村大街營業部等老牌遊資聚集地。
招商證券上海牡丹江路營業部出現在南網能源3月1日至18日的龍虎榜中,顯示該席位背後資金對該股關注較早。具體來看,該席位在南網能源榜單中常常買賣兩側同時現身。如3月18日龍虎榜中,該席位買入南網能源2628萬元的同時賣出2845萬元。
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3月19日斥重金登上南網能源龍虎榜,當天買入金額高達5200萬元。但僅一天過後便反手大額賣出,3月22日賣出金額4894萬,凸顯背後資金快進快出行為。
而在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3月22日大額賣出後,海通證券蚌埠中榮街營業部、華泰證券成都蜀金路營業部等遊資席位接棒進場,單日買入額均超3000萬元。隨着今日南網能源股價再度觸板,這部分昨日進場的資金或許又能夠順利了結。
南網能源3月22日龍虎榜
隨着短期股價快速拉高,南網能源後續的估值迴歸風險值得警惕。
根據Wind劃分,南網能源被歸入“公共事業-新能源發電業者”行業,該行業目前有24只標的股,華能水電、中國核電等龍頭公司位列其中。
截至今日收盤,“公共事業-新能源發電業者”行業市盈率PE(TTM)中值為21.87倍,市淨率PB(MRQ)中值為2.40倍。相比之下,南網能源最新PE(TTM)達138.80倍,PB(MRQ)達12.62倍。顯然,南網能源市盈率與市淨率均已大幅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後續存在估值迴歸的可能。
此外,A股歷史上類似的政策性題材多數在無差別暴漲後出現激烈分化,部分無基本面支撐的股票後續往往遭遇大幅回撤。
如2017年雄安概念領漲龍頭冀東裝備,股價曾在一個月內暴漲約200%。但時至今日,冀東裝備股價早已吞沒當時的全部漲幅,最新價較2017年高點回撤超過80%。同樣因雄安概念獲遊資炒作的廊坊發展,現在已經 “戴帽”,證券簡稱變為ST坊展,股價較當初高點回撤近90%。
ST坊展月線走勢
另外需要關注的是,隨着遊資對碳中和概念的無差別炒作,部分券商已經開始密集提升相關個股的交易風險。如華泰證券在交易軟件顯眼位置滾動字幕,提示“投資者關注華銀電力交易風險、理性投資、審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