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經緯
大眾在中國的電動化步伐又近一步。24日晚,江淮汽車發佈公告稱,江淮大眾合資項目已獲反壟斷審查部門批准。
《關於江淮大眾合資合作事項的進展公告》顯示,2020年11月24日,江淮汽車接到大眾中國投資的通知,根據大眾中國投資於6月11日與安徽省國資委和江汽控股簽署的《關於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投資協議》,以及於6月11日與江淮股份和江淮大眾簽署的《關於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投資協議》,大眾中國投資已就該兩份投資協議項下的交易向具有前置申報義務的相關國家的反壟斷審查部門提交反壟斷審查申報。
截至2020年11月23日,大眾中國投資已在相關國家就該項目取得了反壟斷審查部門的批准。
上述進展離雙方簽署意向書已過去近半年。5月29日,安徽省國資委、大眾中國投資、江汽控股簽署《關於向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增資之意向書》。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江汽控股成立於2013年,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持有。安徽省國資委成立江汽控股後,將當年江淮汽車受託管理的集團醫院等非經營性資產劃轉至江汽控股。江汽控股現為江淮汽車的第一大股東,持70.36%股份。
6月11日,相關方簽署相關協議,上述交易完成後,大眾中國投資將成為江汽控股的股東,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權,安徽省國資委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權並仍控制江汽控股。此外,江淮汽車和大眾中國投資將向雙方合營公司江淮大眾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江淮汽車持有江淮大眾25%股權,大眾中國投資持有江淮大眾75%股權,江淮大眾將引進大眾集團的品牌產品。
7月22日,江淮汽車發佈公告稱,其已經與大眾中國投資共同向江淮大眾新增資65.02億元,並完成了對江淮大眾新股權的認購。此次交易標的為江淮汽車向江淮大眾增資12.85億元,大眾中國投資向江淮大眾增資52.17億元。
11月2日,江淮汽車發佈公告稱,江淮大眾增資方案已獲得安徽省發改委備案通過。江淮大眾的總註冊資本將增加至73.56億元,大眾中國投資將在此前50:50的股比基礎上,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並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江淮汽車表示,增資系公司和大眾中國投資戰略合作中的重要環節,有利於推進公司和大眾中國投資的戰略合作,有利於促進合資公司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收購順利達成後,大眾將成為放開股比後首家完成股權增持的外資車企。此前,在中外合資車企中,中國的股權比例不能低於50%。隨着2018年汽車行業外資持股比例的放寬,也給了外資車企提高自身股比的機會。
Wind顯示,截至25日收盤,江淮汽車股價漲1.16%至10.43元/股,市值197.5億元。
江淮大眾目前的發展規劃直指電動化。公告顯示,江淮大眾致力於純電動汽車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大眾集團承諾將授予合資公司4-5個大眾集團純電動品牌產品。業內人士指出,合資項目的落地將加速大眾在中國的電動化步伐。
大眾集團新能源汽車產品規劃顯示:“新增30款新能源車型,其中50%的車型將會進行中國本土化生產;到2020年,大眾集團計劃在中國市場交付約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交付約150萬輛。”
在簽署江淮大眾股份收購事宜的同時,大眾中國還收購了一家同樣位於合肥的電池企業國軒高科。根據雙方的協議內容,大眾中國入股後,國軒高科將成為大眾的認證供應商,有機會向大眾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汽車供應電池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國軒高科一直以來都是江淮汽車的主要動力電池供應商。不難看出,此次投資入股完成後,大眾在中國正形成自己的新能源汽車閉環佈局。
粵開證券指出,根據大眾集團的推算,在亞歐地區對電池的需求為每年300Gw以上,所以需要有能夠納入自身體系的本地化的電池產業鏈支持,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明顯提升。
中金證券指出,江淮大眾有望成為大眾高性價比新能源造車中心。
不過,江淮汽車在6月的公告中曾指出,關於大眾集團承諾授予合資公司基於其純電動平台的4-5個大眾集團品牌產品,這些產品及平台的研發、投資、生產具有不確定性,產品的產量、盈利能力以及對合資公司及公司業績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關於合資公司產量及收入目標,僅為預計,不構成業績承諾;是否能達成以上產量、收入目標具有重大不確定性;目標的實現尚需較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