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騰訊自選股
剛剛,東北大國企華晨集團正式宣佈破產重整。
新華社11月20日消息,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着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月20日,港股華晨中國短線拉昇漲近10%,創日內新高。截至收盤,漲8.25%,報7.48港元。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不涉及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合資公司。
消息面上,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今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標誌着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作為寶馬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集團重整後有望實現重生,盡最大努力挽回債權人損失。同時華晨寶馬仍然是其未來穩定的利潤來源,而且還將不斷推出新產品,擴大規模。
資料顯示,華晨汽車是隸屬於遼寧省國資委的重點國有企業,旗下擁有4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晨中國(01114.HK)、金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600609.SH)、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653.SH)和新晨中國動力控股有限公司(01148.HK)。
今年8月,華晨汽車旗下多隻存續債券就出現暴跌,債權銀行就華晨汽車債務問題組成了債委會。今年10月份,華晨汽車因未能如期兑付規模為10億元的私募債再次陷入輿論漩渦。華晨汽車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承認公司遇到資金困難,未能按期兑付到期債券,“集團正在積極努力研究解決方案。”
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23日,華晨汽車未償債券共14只,債券餘額合計172億元。東方金誠披露,截至2020年3月末,華晨汽車負債總額(含華晨寶馬)為1226.75億元,主要系償還一年內到期的債券及長期借款所致。
近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公佈,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案件編號(2020)遼01破申27號。
華晨汽車內部人士此前對記者稱,遼寧省政府已與金融監管部門就華晨汽車重整進行溝通,較大可能對華晨汽車實施司法重組。
“華晨汽車被申請破產重組,導火索是債務違約,這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華晨汽車集團的負債很多,而從華晨汽車集團財務報表來看,現在很難去還債。另一方面,作為省市地方重點企業,遼寧省不會不管,但也不會替其承擔所有債務。所以華晨汽車不至於破產清算,下一步很可能會進行重整。”全聯車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曹鶴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記者查詢獲悉,今年以來,華晨汽車已多次拋售股份,以緩解資金壓力。今年5月份,華晨汽車與遼寧省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其附屬公司遼寧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戰略投資協議,將以0.01美元/股出售2.00億股華晨中國股權給遼寧交投,佔華晨中國股本的3.96%。7月9日,華晨汽車與遼寧交投訂立一份戰略投資協議,向其出售公司4億股股份,約佔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的7.93%。
儘管破產重整,但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作為寶馬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集團重整後有望實現重生,盡最大努力挽回債權人損失。同時華晨寶馬仍然是其未來穩定的利潤來源,而且還將不斷推出新產品,擴大規模。
截至收盤,金盃汽車、申華控股雙雙漲停。
華晨集團全資子公司持有金盃汽車股份約2.6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0.32%,其中1億股用於融資融券,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37.53%,7360萬股處於司法凍結狀態,佔其持股公司股份總數的27.63%。
華晨集團直接及間接持有申華控股股份約4.4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2.93%,處於凍結狀態的股份數量為約1.08億股,佔其持股總數的24.13%,佔公司總股本的5.53%。
港股華晨中國大漲超8%。
華晨集團2003年與寶馬集團聯姻成立華晨寶馬,由此華晨汽車開始了依託合資品牌利潤過活的時光。而由於產品競爭力、研發能力弱、公司戰略失誤等多方面的原因,華晨汽車集團逐步走向了下坡路。自主研發能力孱弱,逐步陷入發展困境,華晨汽車集團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弱。
據華晨汽車集團2020年債券半年報顯示,集團總負債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後,資產負債率為71.4%。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326.77億元。
多年以來,華晨汽車集團利潤主要來源於寶馬,自主板塊獲利能力較弱。
華晨汽車集團的自主品牌整車業務中包括“華晨中華”、“華頌”、“華晨金盃”等產品。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晨中華累計銷量3186輛,平均月銷量僅500輛左右。“華頌”系列產品沒有了聲量,而金盃系產品2019年銷量不足2萬輛。
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達14.5億元,同比下降23.85%,淨利潤為40.45億元。如果去掉從華晨寶馬得到的利潤分成,華晨中國總體虧損達3.4億元。可以説,如果沒有寶馬,華晨盈利能力堪憂。
事實上,華晨自主板塊的困局由來已久,其財報顯示,2015年至2019年五年間,華晨剔除華晨寶馬利潤分成後虧損分別達5.4億、6億、8.6億、4.2億、10.64億元,總體虧損34.84億元。
不過,這種依靠華晨寶馬輸血的維持亮眼營收及淨利潤的時日已不多。目前華晨寶馬股權調整已進入倒計時。據華晨與寶馬2018年簽署的協議顯示,2022年前,寶馬將從華晨汽車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權,屆時寶馬和華晨汽車分別持有華晨寶馬75%和25%的股份,並不再納入華晨汽車合併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