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義合控股(1662.HK):深圳華大海洋加速佈局海洋製藥產業,開拓海洋製藥市場
格隆匯 11-04 17:14

被公認為“中國海洋第一展”的海博會於近日落下帷幕,在引發業內廣泛關注之餘,也引起了市場對於海洋戰略新興產業的關注。其中,中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作為近十年來海洋產業中增長最快的分支領域,已是海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作為本次海博會開局“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製品專業論壇”的主要承辦方之一,也是國內海洋醫藥龍頭華大海洋的一舉一動亦深受關注。

一、華大海洋基礎科研優勢突出,併入義合控股加速佈局海洋生物製藥產業

創立於2012年的華大海洋起源於基因科技龍頭企業——華大集團在海洋領域的探索,背靠整個華大集團的科研平台優勢以及深圳國家基因庫的綜合資源,致力於以基因科技來助力海洋經濟發展,塑造全新生物製藥生態產業鏈,是海洋生物醫藥領域的領先樣本。

在海洋生物基礎科研層面,華大海洋麪向全球不斷收集水生生物的樣本、數據資源,並從不同階段及不同深度的海洋領域挖掘一系列具有廣泛引用價值的海洋生物資源。隨着“海洋強國”戰略及“藍色藥庫”計劃的提出,其發展重點逐步從水產品新品種育種開發轉向海洋功能製品及海洋創新藥的研發。

華大海洋首席運營官王新文強調,海洋是人類的“藍色寶庫”,華大海洋在夯實基礎科研的同時,亦聚焦於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發展,致力以基因科技助力海洋經濟發展,為深圳全面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貢獻力量,為“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添磚加瓦。

回顧華大海洋研究院院長、華大海洋首席科學家石瓊於海博會所言,華大海洋希望通過基因組學科研來支撐種源經濟、海洋藥物、海洋經濟的發展,為世界海洋發展提供方案,最終我們想實現的目標就是人類的健康。

發展至今,從基因組學研究,到藥源多肽性基因高通量篩選技術,再拓展到新型海洋藥物開發,華大海洋已形成了“點線面”深度結合並相互支撐以及產學研一體化創新的發展模式。

華大海洋研究院院長、華大海洋首席科學家石瓊

值得關注的是,華大海洋70%的股權已於2019年3月被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義合控股(1662.HK)收購,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為了強化基因技術、人才、平台及市場等方面的競爭優勢,華大海洋除了先後組建多個科技創新平台,也陸續與國內高校及科研機構展開合作,而在收購完成後,這一進程呈現加速勢頭。近期,華大海洋先後宣佈與華大研究院、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就基因組學研究基礎、成果轉化等方面達成合作。義合控股表示未來將會探索更多與具潛質的企業的合作機會,以助力華大海洋穩居海洋生物製藥行業龍頭地位。

二、海洋藥物研發不斷取得突破,抗腫瘤藥物上市可期

目前,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可分為海洋藥物和海洋生物製品兩大應用產業,其中海洋藥物方向主要針對腫瘤、心血管疾病、治病微生物、神經系統疾病等人類重大疾病研發新型藥物。因此,社會與經濟價值均不言而喻。

我國海域面積遼闊,海洋生物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不論是從種類及數量來看,我國在全球範圍都擁有顯著的優勢。據統計,目前在我國海域管轄範圍內已知的海洋生物已超2萬種,約佔全球總種類的10%,其中已探明的可用於海洋藥物研發的種類逾千種。但不容忽視的是,相比歐美一些發達國家,我國在海洋藥物研發方面起步較晚,研發水平較為落後。據公開資料顯示,在全球17款上市的海洋藥物中,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海洋創新藥物僅佔4款。

儘管整體研發實力仍有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擁有“先天”優勢的華大海洋,作為國內海洋生物領域的示範企業,為國內海洋生物醫藥領域作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也為該領域企業發展提供了可資參考的一個樣本。

在基礎研究層面,目前華大海洋已經積累了大量有關海洋生物遺傳信息與生物活性開發利用的數據,同時計劃利用基因改造進行生物合成探索,為解決藥源瓶頸提供新的方案。這為海洋藥物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深厚的科研基礎,也為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破局開闢了新思路。

在海洋藥物研發方面,尤其是在多肽類海洋藥物,華大海洋不斷取得突破,高通量篩選出芋螺毒素、抗菌肽、降鈣素、降血壓肽等海洋功能多肽資源,包括成功篩選到5個具強殺蟲活性的芋螺毒素肽和2個對藤黃微球菌有較強抑菌效果的抗菌肽。

同時,通過對上千種芋螺進行研究,華大海洋已自主完成桶形芋螺的全基因組和多肽組測序,並正在研發具有高度戒毒活性的芋螺毒素肽序列,或將為煙癮、毒癮、嗜酒等神經性的上癮行為帶來突破性治療方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Ⅰ類新藥研發項目:CMBT——具有增白和抗腫瘤功能的海洋小分子藥物,據介紹,這款免疫海洋小分子藥物已經開始系統臨牀前研究,這是基於對海洋天然產物進行化學修飾的1.1類新藥,與現有臨牀使用的大分子生物藥相比副作用更小、療效更佳且成本更低,如果成功上市,將為腫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手段,帶來新的希望。

華大海洋海洋生物製藥首席科學家李文保於14日的對接上會講解 “Ⅰ類新藥研發項目:CMBT——具有增白和抗腫瘤功能的海洋小分子藥物”
三、義合控股推進多元化佈局,引價值重估可期

華大海洋未來繼續充分發揮在基因組測序、生物信息分析、數據庫建設等方面的全球領先優勢,構建海洋生物信息庫,結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水產育種優勢,打造水產生物種質資源庫,並以深圳為龍頭創建智慧海洋大平台的“中國南海海洋基因庫”。考慮到華大海洋在國內海洋生物基礎科研及醫藥開發領域的持續領先優勢,隨着未來在產品研發、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將不斷釋放經濟價值,並有望為控股公司---義合控股持續創造業績增量,推動其價值重估。

義合控股原是香港一間歷史悠久的承建商,主要從事提供地基工程及隧道工程業務,而在完成收購華大海洋之後,公司積極部署新業務,推進業務多元化佈局。公開資料顯示,華大海洋2019年的總產值超2億元,預期2021年總產值將實現翻番超過5億元,2023年將再度翻番突破10億元,力爭成為超過百億市值的海洋經濟龍頭企業。截至目前,義合控股的總市值僅為15.45億港元,值得持續關注。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