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科大訊飛發佈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72.8億,同比增長10.8%,歸母淨利潤達5.5億,同比增長48.4%;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達29.3億,同比增長25.2%,歸母淨利潤為3億元,同比增長60.8%。業績增長原因為人工智能核心技術驅動的各項業務加速落地,公司經營持續向好。
來源:公司公告
受本次業績向好影響,今日公司股價高開,一度漲近4%。截至收盤,股價報36.06元/股,漲2.15%。但整體來看,當前股價仍處於今年股價的低位,距離三月和七月的兩個股價高點仍有一段距離。
來源:choice
科大訊飛是主要從事語音及語言、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推理及自主學習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究和行業應用落地的公司,在中文語音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深耕人工智能行業多年。
受疫情影響,公司一季度項目的實施、交付、驗收等相關工作的進度都有所延遲,營收和淨利潤大幅下滑。但第二、三季度公司業績明顯反彈,綜合來看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43.5億,同比增長2.9%;歸母淨利潤2.6億,同比增長36.3%。與半年報相比,公司第三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延續雙增長,扣非淨利潤更是暴增100.4%。
來源:公司公告
費用方面,公司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分別為17.6%、6.7%,較去年都有明顯降低,費用支出進一步得到了改善。此外,公司的金融資產處置也取得了較好的回報,公司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淨額較上期增長12344.3%,主要是處置子公司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文津校區;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較上年同期增長673.4%,主要是確認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收益增加。
來源:公司公告
雖然公司整體財務數據亮眼,但政府補助佔淨利比重過大的問題卻始終沒有解決。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為3億元,其中非經常性損益達4.7億元,政府補助為2億元,可見政府補助佔公司淨利潤的65%以上。觀察公司歷年財務報告可知,公司的淨利潤一直都依靠大額的政府補助,扣非淨利潤金額始終較低。因此,如果政府補助金額出現波動有所降低的話,將對公司的淨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來源:公司公告
同時,三季度公司的存貨同比暴增了89%,合同資產增2.4億,其中2億是今年起用新收入準則調整所致。應收賬款方面,前三季度同比增長了35.5%,高於公司的營收增速。綜合來看,公司的存貨和應收賬款比例仍然過高,可能會對公司全年業績產生影響。
來源:公司公告
另外,今年公司發佈半年報後,中國移動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就發佈了減持公告,也是其自持股以來的第一次減持。公告顯示,中國移動擬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份1%的股份,根據三季度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可知,中國移動持股已由12.23%降低至12.03%,或將持續減持。
來源:公司公告
雖然第一大股東在減持,但北向資金自今年一季度以來卻在持續加倉,對公司未來發展較為看好。公司近期公告也發佈了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計劃授予的激勵對象共計1942 人,包括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人員以及各子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業務)人員,為公司歷史上股權激勵對象人數最多的一次。該計劃擬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 2727萬股,約佔該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約 22 億股的 1.2%,同時考核指標計劃以 2019 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20-2022 年度定基增長率分別不低於25%、50%、75%,計劃具有較高的激勵約束力。
同時,本月24日科大訊飛的“全球1024開發者節”也正式開幕,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峯發表了演講,指出過去一年,科大訊飛平台的開發者團隊增長了約50萬家,開發者數量從108萬增長到157萬,開發應用數從70萬增長到93萬,當前其開放平台已開放334項能力,並已於近百家龍頭企業達成合作。公司的“順風耳”圖聆工業雲平台、訊飛AI雲等多個生態新品也全新亮相,併發布了AI科技樹的構築理念,宣佈公司將從產品賦能走向行業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