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熊大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來源 | 格隆匯探雷區(ID:glh-tlq)
A股資本市場,不僅是一個巨大的融資市場,也一直是一個名利場,很多德高望重、德藝雙馨的企業家們,他們窮其一生、孜孜不倦地搗騰企業,就是奔着上市而來。成功上市,意味着企業價值的巨大提升,股東財富的暴增,對於原始股東來説,上市後,還可以減持股票,落袋為安,穩賺資本市場的錢。
A股合理合法的減持,本來無可厚非,有人星夜赴考場,也自然有人辭官歸故里,而説到A股減持原因,這裏面就五花八門了,有股東改善生活需要的,有自身資金需求比如歸還個人借款的,有基金存續期屆滿的,有大股東心累了要去追求詩和遠方的,有夫妻感情不和勞燕分飛財產分割需要減持股份的……
據最新統計,2020年年初至今,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減持金額、減持的上市公司家數、股東數量,都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
在剛剛過去的一週多,探雷哥看到了幾家上市公司的減持公告,這些公司的減持姿勢,看得探雷哥是面紅耳赤,瞠目結舌,大開眼界。
下面,就與各位老鐵分享下這些有意思的減持。
2020年10月16日晚,太平鳥公告,公司三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5.47%。其中,IPO前的員工持股平台寧波禾樂持股8.49%,本次計劃減持不超4.2%,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陳紅朝持股10.32%,本次計劃減持不超1%,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翁江宏持股1.36%,本次計劃減持不超0.27%。
為什麼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減持?太平鳥在公告裏表示,減持主要是為了釋放公司股票的流動性。混跡A股這些年,探雷哥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逗比的減持理由,“人至賤則無敵”了。
從股價上看,年初至今,太平鳥的股價漲幅已經接近200%。
本來,太平鳥所處的服裝紡織行業是一個比較苦逼的行業,但是最近從印度洋吹來了一陣風,據中國紡織網消息稱,印度多家大型出口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已有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A股紡織股也因此沸騰了。此外,太平鳥三季報業績大增,數據靚麗。
所以,減持有時候就是急流勇退,釋放流行性,讓利於股民。
露笑科技原來是做電磁線產品的,後面外延併購,主營越多越豐富,什麼光伏發電、機電設備、長晶設備、汽車配件,不過,它現在還有一個巨牛逼的概念,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概念股。
露笑科技的基本面看起來有點搞笑,比如,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賬上非受限資金為1.14億,然鵝,它卻要投資一百億去建設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產業園,不過這些都不妨礙露笑科技近段時間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股被爆炒。
2020年10月18日晚間,露笑科技發佈了一則減持回購股份的預披露公告,公司擬採用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回購的521萬股股份,減持資金的用途是用於發展公司碳化硅產業及補充流動資金。
這些減持的股份,是露笑科技在2019年回購的股份,截至2019年4月3日,露笑科技累計通過股票回購專用證券賬户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數量521萬股,其中最高成交價為4.93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70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為25,09.48萬元(不含交易費用),而截至2020年10月16日露笑科技的收盤價已經達到8.12元/股。
做股票,核心祕訣就是高拋低吸,露笑科技非常透徹生動地給我們上了一課。
我們知道,上市公司回購股票,一般是為了穩定股價,用來實施股權激勵等,而這種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又減持,也是挺有意思的。
另外我們注意到,此次減持521萬股,以10月16日收盤價計算,加持的金額也就4,231萬元,露笑科技缺錢,是不是都缺到這份上了?
聚燦光電,2017年10月在創業板上市,主營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研發,所以,這也是一家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概念股。在這一波行情,聚燦光電已經收穫了好幾個20cm的漲停。爆炒過後,市盈率已近500倍。
從公司財務數據看,聚燦光電上半年扣非歸母淨利潤為虧損的2,669.74 萬,歸母淨利潤也僅有1,367.83萬,對比近500倍的市盈率,你們算一下,這得需要多少年的時間,才足以撐起目前的市值?
股東們的內心估計是躁動的。
2020年10月16日晚間,聚燦光電發佈減持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潘華榮、持股5%以上股東孫永傑、京福投資等六名股東提交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上述股東擬合計減持公司不超2,624.18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10.08%,減持原因為股東自身的資金需求。
在這六名股東中,景福投資差不多是“清倉式減持”,原來持股6.32%,本次減持不超6.00%。而這些股東的股份本來都是IPO前的限售流通股,在10月13日晚間,聚燦光電才剛剛發佈公告稱,1.43億股首發前已發行股份解除限售,實際6,728.75萬股股份可於10月16日上市流通。
如此兇猛的減持,如此迫不及待的減持,是股東們生活太窘迫,急需大筆套現改善生活,還是股價高處不勝寒,大股東們自己也不看好自己的公司了?
一般減持公告一出來,股價會受到影響,很多股民對此深惡痛絕。但是,估值太高,股價與業績不匹配,本身套現走人的概率也更大。
所以,股票減持,有時就是一場有人吃飯有人買單、擊鼓傳花式的資本遊戲。
熙熙攘攘的地鐵上,不斷的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最後上車的那個人,就可以深深地體會到,在最後一趟空蕩冷寂的車廂中,喧囂過後,那種無以言表的孤獨與落寞。
本文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