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出按类别划分,新鲜或急冻鱼类及禽畜肉类、新鲜蔬果以及超市均呈升势,升幅亦达双位数,相信是因为8月份首三周仍受第三波疫情影响,市民大部分时间多留在家中煮食带动相关升势。
她指出跌幅的第一重灾区仍然是钟表珠宝、化妆品等,相关跌幅接近四成,另外眼镜、书报文具及礼品等,跌幅亦达三成,考虑到去年同期8月份已同样有严重跌幅,意味形势严峻。而受疫情影响酒类饮品及烟草零售销售跌幅达77.6%,面包、糕饼、糖果及饼乾跌幅亦达34.6%,但相信是受中秋节日期所影响。
她透露,9月份相对整体情况与8月份相差不远,第一重灾区仍然是钟表珠宝、健康食品及化妆品等,业界反映跌幅最多跌约四至六成,而第二重灾区则是服装、眼镜及个人护理产品,跌幅达两至三成,而第三重灾区则是百货、电器及汽车,跌幅介乎一至两成左右,而销售呈升势的则主要是日常用品、家具、食品及便利店等。
而踏入10月份,她指出由於去年跌幅已较大,加上受惠中秋节长假期带动,相信个别行业有回暖迹象,但仍限於日常用品等,其他类别回暖情况仍未见,较多是「旺丁不旺财」,即是人流有所复苏但生意上依然很弱,消费力度亦未见有很大帮助。针对有商场指疫情缓和或出现「报复式消费」情况,但她指出香港较难出现这样的情况,料四日假期市民或会增加外出,但仅对日常用品等有支撑。
她又引述会员指,有一半公司有要求员工放无薪假,部分公司亦有减薪情况,但受惠「保就业」计划帮助,故料裁员方面相对稳定。但她透露部分公司选择关店或不续租,情况与之前相若,而在租金方面亦未有起色,8至9月份情况亦未见改善,虽然有业主愿意减租,但减幅越来越窄,而愿意减租的店铺亦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