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傑
來源:國際金融報
暴跌19.99%,復牌即跌停的天山生物今日市值蒸發超20億元。
9月21日深夜,天山生物發佈了關於公司股票停牌核查結果暨復牌公告,表示經核查,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於公司處於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也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會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其他事項等。
這是天山生物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第二次公佈公司股票停牌核查結果。在這背後,其股價已經從8月中旬的不足6元飆升至9月上旬的逾30元,累計漲幅接近500%。
對此,有投資者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缺乏基本面支撐的背景下,天山生物已經被他們視為“妖股”,有必要將其立為典型案例。
就在9月21日晚間,證監會表示,近期,“天山生物”等股票價格短期異常波動,市場高度關注。近日,證監會已對有關異常交易立案調查。下一步,證監會將在全面調查的基礎上依法處理,切實維護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天山生物的股價暴漲有點“突然”。
今年8月19日前,天山生物的股價還在5、6元間徘徊。但從8月19日起,其股價便開始不斷拉漲。8月20日,其發佈了這波股價上漲來的首份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表示8月20日股票收盤價較前20日收盤價上漲38.78%,同期創業板指數下跌7.57%,公司股價與同期創業板指數偏離較大。
8月27日,天山生物發佈了第一則嚴重異常波動暨停牌核查公告,表示8月26日、8月27日連續2個交易日,其股票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30%,依據相關規定,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形。同時,因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10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00%,依據相關規定,屬於嚴重異常波動情形。其股票自8月28日開市起停牌核查,自披露核查公告後復牌。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停牌是交易所根據天山生物交易異常波動而強制要求的。
9月1日,天山生物發佈了停牌核查結果,稱公司未發現前期披露的信息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於本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也不存在處於籌劃階段的其他重大事項等。
9月8日晚間,天山生物再度發佈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暨停牌核查公告。公告提及,其股票自8月19日至9月8日收盤價累計漲幅為494.51%,累計換手率為283.71%,期間5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1次觸及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
9月21日深夜,天山生物的第二次停牌核查結果公佈,主要涉及7條,包括提示公司於9月9日收到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行轉來的《民事起訴狀》《受理案件通知書》。其表示,目前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關於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會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其他事項;以及經自查,公司不存在違反公平信息披露規定的情形等。
這份公告也指出,公司關注到證監會網站發佈對其股票異常交易行為立案調查的要聞,公司提醒投資者依法合規交易。事實上,在此之前,8月26日,天山生物已經曾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出具的關注函,被要求進一步核實的問題之一即是公司股價短期內漲幅較大的原因,與公司經營業績等基本面情況是否匹配等。
“鑑於近期公司股價累計漲幅較大、換手率高,同時,公司關注到證監會網站發佈對本公司股票異常交易行為立案調查的要聞。本公司提醒投資者依法合規交易,理性投資,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天山生物指出。
就此次被立案調查一事,《國際金融報》記者今日採訪了天山生物方面,其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其並沒有收到相關的調查文件,且公司相關信息都已經進行公告披露。“如果有需要,(我們)也會配合相關監管機構”。
今日,天山生物開盤即跌停,此後股價曾短暫回升,但最終仍以跌停報收。
公開資料顯示,天山生物成立於2003年6月,於2012年4月25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是國內一家牛羊動物育種領域的上市公司。其主要業務為種牛、奶牛的養殖、銷售和進出口;種羊的養殖、銷售和進出口;凍精、胚胎的生產、銷售和進出口以及生鮮牛乳的收購和銷售等。
據瞭解,上市後,天山生物的業務主要圍繞牛育種業務從事經營,2014年曾計劃在育種業務的基礎上,以做強引種和肉品銷售兩端,帶動養殖、育肥等中間環節,以肉牛全產業鏈模式實現戰略目標。儘管此後的2015年、2016年積極嘗試全產業鏈模式實施肉牛相關業務,但其遭遇了失敗。
2015年、2016年,天山生物經歷連續虧損,迫於業績壓力,公司自2017年調整業務結構。這一年,其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44.43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天山生物完成了對大象廣告重組,但彼時其尚不知系被合同詐騙,規劃公司未來業務以廣告業務和育種業務為主,對其他業務進行調整。直至2018年末,天山生物發現被合同詐騙無法控制大象廣告,從而將後者調出合併報表範圍。2018年,天山生物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46億元。
記者翻看其業績報告注意到,2019年,天山生物仍舊處於虧損狀態。今年上半年,天山生物營業總收入同比增加了77.75%,但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仍為負數,為-764.79萬元。
天山生物自身也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基本面近期未發生重大變化,目前公司股價缺乏業績支撐。其提醒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目前,天山生物還存在資金鍊緊張的風險。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餘額為1734.84萬元。此前,浙商銀行已起訴大象廣告償還借款,並要求公司履行擔保責任。公司稱,若該訴訟結果不利於公司,可能加劇公司現金流壓力,存在資金鍊緊張甚至斷裂的風險。
天山生物在昨日晚間披露的公告中指出,為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經營風險,減輕公司現金流壓力,集中資源更好的推動核心業務發展,進一步促進公司良性發展。自公告披露日起,公司計劃開始籌劃出售全資孫公司明加哈農業擁有的澳洲牧場資產組合事項。不過,其稱,公司初步計劃啟動該出售事項,最終能否交易成功,受市場、價格、交易意願都多種因素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沈萌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此次證監會針對天山生物等異常交易立案調查是為了規範市場。天山生物背後或存在遊資炒作概念的情況。“如果有遊資為了一己之私把市場搞亂,那麼於資本市場大局不利。所以遊資也是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