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青
來源:投資界PEdaily
當年在一級市場,寧德時代曾是眾多VC/PE熱捧的獨角獸;如今上市後,這家電池巨無霸在二級市場依舊炙手可熱。
今日(8月4日),寧德時代定增股份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至此,這一筆近200億元的鉅額定增融資終於告一段落。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寧德時代此次定增異常火爆,一共有35家投資者申購增發的股份,然而最終只有9家獲得了配售的份額。其中,高瓴資本認購100億元,本田技研工業(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認購37億元。
受此影響,寧德時代股價已經連續6日上漲。今日開盤,寧德時代股價微跌,不過迅速延續了前幾日的上漲狀態,股價一度高達222.8元/股,市值達到5189億元。截止午間收盤,寧德時代的股價穩定在214元/股,市值為4989億元。
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電池行業也迎來了一波大爆炸。寧德時代,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動力電池企業無疑搭乘上了這股東風,僅僅用了9年的時間,從0做到5000億市值,締造了一個創業神話。
寧德時代定增案備受矚目。
據瞭解,寧德時代此次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 122,360,248 股,募集資金總額約197億元。其中,最終高瓴資本認購100億元,佔總額約51%,成為寧德時代第九大股東;本田技研工業(中國) 投資有限公司認購37億元,佔總配售金額約19%。
此外,寧德時代此次的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對象還包括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UBS AG、北信瑞豐基金管理有 限公司、J.P. Morgan Securities plc、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JPMORGAN CHASE BANK, NATIONAL ASSOCIATION。
發行完成後,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100%持股的寧波梅山保税港區瑞庭投資有限公司,對寧德時代的持股比例降至24.53%,仍為大股東;黃世霖持股比例為11.2%,是第二大股東;高瓴資本持股比例為2.27%,為第九大股東。
寧德時代公告顯示,此次非公開發行的配售價為161元/股。從7月17日寧德時代公佈配售結果至昨日,按照寧德時代8月3日215.6元/股的收盤價計算,17天的時間讓寧德時代此次的認購方賬面浮盈已經達34%。以本次認購金額最大的高瓴資本來説,其100億元的認購金額賬面回報已達34億。
不過,本次發行對象認購的股票限售期為新增股份上市之日起6個月,這意味着其上市流通時間為2021年2月4日。
作為本次認購中份額僅次於高瓴資本的本田甚至承諾,5年內將承諾持有股份,維持長期的友好合作。其實這已經不是本田和寧德時代的第一次合作, 2019年2月,寧德時代與本田曾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到2027年前寧德向本田供應56gwh電池。
正因如此,本田從眾多產業資本方中脱穎而出。據悉,西藏鴻商(股東為洛陽鉬業背景)、上汽頎臻(上汽控股)、西藏旭贏(鄭州宇通100%控股)等多家投資者也都曾參與寧德時代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的申購,但最終並未獲得配售份額。
從曾經一家默默無聞的電池企業,到市值5000億的巨無霸,寧德時代的發展堪稱傳奇。
曾毓羣出生在福建寧德的農民家庭, 198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後他隨即被分配到福建的一家國企。然而,僅幹了三個月後曾毓羣便辭去了鐵飯碗跑到東莞新科磁電廠做一名工程師,這一干就是10年。後來,新科的高管陳棠華和樑少康説服31歲的曾毓羣投入到電池創業項目,於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ATL)在香港註冊成立,工廠在東莞同步建立。
2003年,正為iPod續航發愁的蘋果找到了ATL,希望後者為其定製一款能用於新一代iPod的高性能電池,既要滿足特殊的形態又要有高容量提升續航,還得保證安全。這些需求,統統正中ATL技術的下懷。經此一役,ATL順利打入蘋果的供應鏈。
此後,在智能手機全面興起普及後,ATL發展勢頭更盛,相繼成為vivo、華為、三星手機的電池供應商,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電池供應商。
在稱霸手機電池行業後,ATL董事會敏鋭察覺到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動力電池的無限商機。
但是,由於2005年日本TDK集團買下了ATL的100%的股權,按照政策規定,全外資公司不能生產動力電池。所以在2011年底,曾毓羣將ATL的汽車動力部門剝離出來,在寧德成立純中資公司CATL,中文名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電動汽車、儲能鋰離子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
寧德時代成立後,曾毓羣將目光鎖定在三元鋰電池的研發上,因為它有着能量密度高且成本低廉的特點。成立後的三年裏,寧德時代研發團隊一直專注於動力電池研發,將導電銅箔厚度從8微米降到6微米,從而提高了2%的電芯能量密度,續航里程也隨之增加。寧德時代快速被市場認可,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2018年6月11日,寧德時代今日正式在A股上市,這家在電池行業之外鮮有人知的獨角獸,終於走到了聚光燈下。儘管募資額從招股書預披露時的131.2億元縮水至53.52億元,但寧德時代還是打破了創業板的募資紀錄。開盤首日大漲44%,市值逼近800億。
然而,對於寧德時代來説,這只是傳奇的一個開始。上市僅2年,寧德時代相比IPO時的發行價已經翻了超過7倍,市值超過5000億元,成為創業板當之無愧的一哥。
受益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動力電池需求也隨之拉昇。不得不説,提前佈局動力電池的寧德時代佔盡了先機。
就像發動機是燃油車的核心部件一樣,動力電池是新能源車的核銷部件之一。整個動力電池模塊,其成本可以佔到整車的35%—40%左右。動力電池的質量、性能直接關係到電動車的安全、續航里程,而這些都是用户在購買時重點比對的參數。在一定程度上,動力電池對電動車的重要性,就像CPU之於電腦。
業內流傳着一個細節:在寧德市的金海灣酒店,有一段時間駐紮了各大車企員工,以求和寧德時代合作。理想汽車CEO李想曾透露:“寧德時代都是車企董事長到它們那排隊去要電池。”寧德時代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市場佔有率從2018年41.2%增長至2019年51.8%,裝機量32.3GWh,同比增長37.4%,增速遠超行業平均,連續三年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
不過,具有強大先發優勢的寧德時代也並非可以高枕無憂。
在海外市場,把持動力電池份額的玩家主要有韓國企業LG化學、三星SDI,日本企業松下等企業。其中,LG化學的勢頭強勁,其市場份額從去年的10.8%飆升至24.2%,已經取代寧德時代成為全球市佔率第一的動力電池廠商。
這背後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特斯拉此前一直使用松下和LG化學的電池。而隨着Model 3在全球尤其是國內市場的暢銷,不僅帶動了LG化學市場佔有率的飛速增長,也使得寧德時代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出現下滑。
不過好在,特斯拉今年也宣佈了和寧德時代合作。曾毓羣此前還曾在採訪中表示:“我們不排除為特斯拉柏林工廠提供電池的可能性。”這或許會是寧德時代扳回一局的重大契機。
眼下,車企開始紛紛通過股權的方式和動力電池廠家進行深度綁定,5月28日,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國軒高科26.47%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7月3日,梅賽德斯-奔馳宣佈與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深化戰略合作,並收購了孚能科技3%的股份。
顯然,隨着動力電池行業更加成熟、競爭愈發激烈。“車企董事長排隊”求合作的日子已經過去。在多重因素下,動力電池企業們承受着車企的議價壓力,利潤空間被一再壓縮。
未來,寧德時代所面對的將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