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采页岩气/油之方法,最为人熟悉的便是水力压裂法。当气/油从裂缝释放,便能开始收集。不过,一旦开采後要「叫停」,除非将所有裂缝重新贯水或其他化学物质,但成本可能十分高。而且页岩油与传统油井不同之处,在於页岩油开发周期短,一个页岩油气井产量在出油後第二个月已达到峰值,而根据EIA报告,单口页岩油气井前两年的衰减率分别达到69%和39%,首三年的产量亦接近其生命周期产油量之80%,当然现时不少美国油公司已暂停开辟新井,只是要平衡供需关系,短期应该难以达到矣。
而且,由於供需关系依然失衡,除非短时间内经济活动能显着出现改善,否则期油价格「崩盘」的情况将可能每月上演。但更严重的情况是,有关冲击将可能导致数以百计油企濒临破产边缘,并令美国当地相关垃圾债「爆煲」机会急增,对宏观经济亦难免会带来深远影响。
除油价外,有关汇控(00005.HK)的争议亦未见减少。投资者对其未有派发去年第四季股息猛烈批评,尤其是股价已进行除净安排,按理实在是讲不通,哪会想到堂堂一间大型银行会有此安排?问题是今次英国七大金融机构均遭到英国PRA(审慎监管局)「温馨提示」,所以尽管汇控截至去年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4.7%,但今次情况属「不能矣,非不为也」。
只是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投资者是否仍要执着於买汇控呢?有不少投资老手指汇控现价「抵买」,又或来年待经济好转会续派息。现价是否抵买见仁见智,须知道即使疫情过後,全球经济仍面临严峻挑战,而在央行无限量放水下,银行息差只会再进一步收窄;何况即使憧憬经济状况转好,论值博或「反底」板块可能有更多好选择,到时收租及零售股或者更值得留意。所以汇控是否非买不可,这可能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基於笔者对未来经济看法悲观,所以亦几可肯定,不会将汇控加入买入名单之列。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并未持有相关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