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閆佳
來源:投資界
豐巢收費,終於碰到了硬釘子。
5月5日晚,杭州市東新園業主委員會在其官方微信上發佈了一則“關於豐巢快遞櫃暫時停用的通知”的紅頭文件,文件表明:豐巢快遞櫃於2020年5月6日暫停使用,請廣大業主儘快取出櫃內物品,以免快遞櫃停用後無法取件。
這一切,都源於豐巢突然宣佈收費。上述文件對此表達了不滿:豐巢在未經協商的情況下,將在5月6日開始向收件人收取超時保管費,此行為損害了小區業主的利益,有違當初豐巢進駐小區談判時介紹的情況。
同樣是在當晚,順豐控股公告表示,豐巢與中郵智遞及其股東中郵資本、三泰控股、浙江驛寶、明德控股擬簽署一攬子交易協議。至此,中郵智遞將成為豐巢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交易完成後,豐巢佔據了全國智能快遞櫃近70%的市場。這意味着,作為快遞鏈條中最後100米的智能快遞櫃行業,幾乎被豐巢統一了。這不免令人質疑,在“壟斷”整個行業後,豐巢要開始建立新的遊戲規則了。
因為收費5毛錢,豐巢意外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起因是一直對用户免費的豐巢突然宣佈收費。具體來説,就是豐巢推出了會員制度,普通用户可免費保管用户包裹12小時,超時後每12小時收費0.5元,3元封頂,節假日期間不計費,享兩次免費超時取件體驗;另一方面,對於會員用户來説,會員月卡5元/月,有效期內不限保管次數,當月任意收件,每件可享7天長時存放,有效時長30天。
消息一出,豐巢引來了網友們的集體炮轟。有微博網友討伐稱:“豐巢收費的方式怕是自己覺得快遞櫃只有豐巢一家,集體拒收豐巢,一星期教他做人。”更有用户吐槽“本以為花5毛錢取出來就完事,沒想到是取一個5毛錢,我有七八個快遞,我還得一個一個繳費嗎?”
這個事件的爭議在於,豐巢的做法有二次收費的嫌疑。
現實中,不少快遞員在未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將用户快遞擅自放入快遞櫃,很多用户不僅沒有享受快遞櫃的便利,反而要花掉更多的時間取件。在這樣的情況下,用户無法接受再去支付額外的豐巢費用。而另一方面,作為豐巢的實際受益者——快遞小哥們已經向豐巢支付過費用。
對此,豐巢相關負責人迴應表示,這次推出超時存放的收費標準,初衷是為了服務進一步的精細化、改善投遞效率,同時也希望推動物流末端市場的迭代。
豐巢不過這波操作,連小區業委會也看不下去。5月5日晚間,杭州市東新園小區發佈文件宣佈停用豐巢快遞櫃,該文件表示,在豐巢快遞櫃未給出解決方案之前,快遞櫃於2020年5月6日暫停使用。
該小區服務中心主任曾明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豐巢快遞櫃口頭上承諾過不收費,我們的合同上也有一條明確的是不能損害廣大業主的利益,那麼豐巢快遞櫃現在這個行為我覺得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業主的利益。他們説會在5月11日之前給我們一個回覆,所以我們決定在5月7日到11日暫停。”
5月8日上午,據澎湃新聞消息,為處理此前發生的小區豐巢停用事件,目前豐巢已給杭州東新園小區業委會致函。豐巢官方在函件中表示,用户在首兩次超時取件均不收取費用,過程中用户可考慮接下來是否使用豐巢作為代收,若兩次均選擇不同意超時付費則以後快件將不被投遞入櫃。
目前該小區豐巢快遞櫃仍處在停用狀態,業主若有需求從快遞櫃取出滯留快遞,可通知物業臨時通電開櫃,業主若有快遞送達可選擇送貨上門或送至小區快遞超市作為保管。
耐人尋味的是,在宣佈開始收費數日後,順豐將智能快遞櫃市場裏最大的兩個玩家合併了。
5月5日晚間,順豐控股公告表示,為了做大做強智能快遞櫃主業,整合行業優質資源,快速搶佔快遞物流最後一公里的優勢區位,參股公司豐巢擬在智能快遞櫃市場進行重要佈局。
公告表示,豐巢與中郵智遞及其股東中郵資本、三泰控股、浙江驛寶、明德控股擬簽署一攬子交易協議。交易完成後,中郵智遞將成為豐巢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郵智遞原股東中郵資本、三泰控股將合計持有豐巢集團28.68%股權。其中,作為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郵資本將持有豐巢18.70%的股權,成為豐巢的第二大股東。
豐巢和中郵智遞的合併,對於智能快遞櫃行業、甚至整個快遞行業來説,堪稱地震。誰都沒想到,這個行業裏的老大和老二竟然牽手了。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3月,在中國目前的智能快遞櫃市場中,豐巢擁有櫃機數量18萬,市場佔有率約為44%;中郵的速遞易擁有櫃機數量10萬左右,市場佔有率約為25%;其次是雲櫃、富友、菜鳥、京東物流等其他品牌快遞櫃,佔比均不超過10%。
二者合併之後,豐巢佔據了智能快遞櫃近70%的市場。而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此前曾是中郵智遞的股東,在此次交易中已經不見蹤影。
事實上,無論是豐巢還是中郵智遞,單打獨鬥的日子實在太苦,畢竟快遞櫃太燒錢了。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場上一台智能快遞櫃的櫃體成本在1.8萬到6萬元之間不等,除了櫃體成本,豐巢在小區、寫字樓、學校等地方設櫃,還要支出場地租賃成本,這部分費用一般在7000元到1萬元之間。此外,後期的維護維修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粗略統計一下,一台智能快遞櫃一年的投入和運維成本基本在10萬元左右。數據顯示,豐巢2020年一季度未經審計的營業收入3.34億元,虧損2.45億元,而2019年營收16.14億元,虧損7.81億元。
作為行業老二的中郵智遞面臨的也是同樣的鉅額虧損。中郵智遞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營收7021.72萬元,虧損1.59億元;2019年營收4.29億元,虧損5.17億元。
如今,二者合併後成為行業的“巨無霸”,自然擁有了重新制定遊戲規則的底氣。只是,面對眼下用户洶湧如潮的不滿,順豐和豐巢是否會動搖收費這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