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湯姆貓”背後的A股資本迷局
格隆匯 02-14 21:25

作 者 / 王巍峯

來源 /  市值觀察

2月3日晚,浙江金科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科文化)發佈2019年業績預告,預虧23.95-24億元。

4日,金科文化董事長又因“敏感期交易”收到了深交所的一紙監管函。

1

2015年上市時,金科文化還叫浙江金科過氧化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金科)。

彼時,公司主打產品還不是“文化”,而是氧系漂白助劑SPC(即過碳酸鈉),一種精細化工新材料,俗稱“固體雙氧水”。

這種物質扔到池塘中就變成純鹼和“雙氧水”,除了幫池塘殺菌,還能增加氧氣,被水產養殖户稱之為加氧片。添加到洗滌產品中,還能增加去污、漂白等功效。

依靠每年近千萬元的研發投入,上市前,在過氧化物生產銷售領域,浙江金科已是國內產銷量最大的企業,全球排名第四。

憑着這樣的底氣,2015年5月15日,50歲的朱志剛帶着公司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並通過招股書喊出新目標:

成為全球最大的過氧化物及功能日化原料的製造商。

作為垂直領域“寡頭”,浙江金科一上市就受到資本追捧。

開盤第一個月,浙江金科市值從12億元直線飆升到70億元。即便經歷了2015年6月的“股災”,公司市值也堅挺在35—60億元之間。

緊接着,上市第二個月,浙江金科就做了一個大動作:以1.44億元現金收購湖州吉昌化學有限公司60%的股權。公司對外聲明是,圍繞產業鏈進行股權收購,“做大做強”上市主體。

這是普通股民能看懂、也看好的操作。與吉昌化學並表後,浙江金科在過氧化物領域地位更穩固,距離“全球最大”的目標,也更近了一步。

次月,浙江金科的大動作又來了。然而這次,卻讓人出乎意料。公司表示,要實現“跨越式發展”,收購遊戲、文化娛樂業務。

同年12月底,“跨越”方案終於出爐:彼時市值約50億元的浙江金科,將以29億元收購杭州哲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並配套融資21億元。

杭州哲信是一家單機遊戲公司,與日化完全不搭界。但為了跨進遊戲領域,浙江金科愣是以等同於公司3/5市值的錢買進,還要為此引入2/5市值的融資。

這得是何其大的轉型決心。

喊着要在化工垂直領域做到“全球最大”而上市的浙江金科,在正式上市7個月後,就這樣玩起了跨界——向“化工+遊戲”雙主業模式轉型。

2016年7月,作為國內最大的過氧化物生產企業,“浙江金科”證券簡稱變更為“金科娛樂”。

公司對外解釋,這是為了擺脱單一產業對宏觀經濟的依賴,“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更何況,金科娛樂就此跳進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

果然,消息一出,股民振奮,股價飆升。

8月,公司市值一度超過300億元,達到上市之初的25倍。

2017年1月,大動作又來了。金科娛樂擬以不低於10億美元收購聯合好運持有的手遊開發公司Outfit7,“會説話的湯姆貓”系列就是該公司產品。

8月完成收購後,公司又改名了,“金科娛樂”變成現在的“金科文化”。

2

如果説化工的行業瓶頸讓金科文化有了轉型遊戲的佈局,或許也説得過去。

化工是個薄利多銷的苦行業。金科雖已貴為行業領頭羊,卻也一直無法突破這個瓶頸:

公司毛利率長期不超過30%,淨利潤徘徊在10%左右,一不留神就成了個位數。

上市前一年,浙江金科只做化工,營收4.8億元,淨利潤率僅7.5%。

更為麻煩的是,從2013年開始,金科文化的化工產能就已經飽和了。競爭在加大,利潤在攤薄,想“多銷”,發展規模卻嚴重受限。

作為垂直領域的頭部企業,遇到規模和淨利潤“雙瓶頸”,需要改變。

一般而言,公司轉型往往是依託自己過去的積累,進行迭代升級,構建新的商業壁壘,比如百度、騰訊。

但金科文化的轉型,卻是從核心業務到管理層的大換血。

在上市後短短4個月,即2015年9月,朱志剛幾乎把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質押出去,隨後,邁出轉型第一大步,收購遊戲公司杭州哲信。

一般收購案,被收購公司實控人不會在上市公司被委任要職。但朱志剛把杭州哲信的管理層和董事會“買”了進來。

2016年6月,浙江金科原董事會中4名董事辭職,杭州哲信的3名員工填充了進來。隨後的2個月,改了名的金科娛樂又上演了杭州哲信高管“上位”的重頭戲:

杭州哲信實控人、28歲的王健成了上市公司總經理;杭州哲信副總經理張正鋒、楊建峯等“85後”高管,成為了上市公司副總經理,並進入董事會。

但,被如此委以重任的杭州哲信並不是遊戲領域的“大拿”,其遊業研發和發行能力很難撐起這個任務。不過,這家公司背後資本卻很雄厚。

早在2014年10月,錢江創投以1100萬元增資獲得杭州哲信7.56%股權,開始了哲信估值提升之旅,一干浙江背景資本紛紛入局。

只1年光景,這家還不起眼的遊戲公司,從估值1億出頭,膨脹近30倍。

2015年年底,當上市公司浙江金科前來收購時,杭州哲信估值就已經站到了29億的高位。與此同時,杭州哲信上線的唯一一款遊戲,年入200萬元,勉強收支平衡。

為了收購杭州哲信,浙江金科進行了21億元配套融資。募集對象有不少“自己人”,包括金科控股朱志剛、哲信老闆王健、君煜投資、艾澤拉思等。

艾澤拉思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的背後,是浙商大佬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藍山中國資本創始合夥人唐越,以及明星汪峯、那英。

由此,明星股東加持,化工變娛樂。

道路鋪好之後,2017年再收購國際休閒娛樂IP“湯姆貓”,金科文化擁有了“爆款”,成為了一家實打實的遊戲公司。

爭氣的湯姆貓也成了金科文化的招財貓。

2018年,“湯姆貓”系列產品總下載量位列全球遊戲廠商榜單第四位,下載量“超過100億”。當年,金科文化營收達到27.25億元(化工佔8.17億元),淨利潤8.42億元。

轉型之路,看起來順風順水。但怎麼僅一年之後,金科文化卻對外公告,2019年度預虧24億元?

3

如今,關於2019年預虧24億元,金科文化給出的解釋是,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應收賬款減值、長期股權投資減值以及無形資產減值所導致。

簡言之,虧隨的主要原因,是“商譽減值及其他資產減值所致”。

所謂商譽,就是賭被收購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換句話説就是:

吹出去的牛,要有能力實現。能實現就沒事,不能實現就會造成資產減值。

巨資收購的杭州哲信和“湯姆貓”,是金科文化核心資產,也是鉅額商譽的主要來源。收購前兩者產生的商譽就達到59.7億元,佔商譽賬面價值超過95%。

2016年收購杭州哲信時,王健承諾2016—2018年,分別完成淨利潤1.7億元、2.3億元以及3億元的對賭承諾。每一年,王健都能完成,但都不會超標太多。“湯姆貓”完成的更為“精準”,每年都超出一丁點,涉險完成。

然而,2018年開始,整個遊戲行業遇冷。

由於國內遊戲版號審批趨嚴,金科文化開發的單機休閒遊戲很難拿到新版號;工信部對於國內電信運營商增值業務採取了限制推廣規模、暫停計費接入業務,導致公司無法取得計費接入支持,增值業務進一步惡化。

進入2019年,金科文化業績開始大變臉,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速大幅下滑。

再想“剛好”完成,或者“精準”完成業績指標,都變得格外艱難。

根據金科文化公告,版號、增值收費等問題正是造成公司商譽減值、應收賬款減值等問題。由此,造成了2019年度高達24億元的預虧。

然而,就在2019年業績開始下滑時,金科文化的大股東們就開啟了此起彼伏的減持套現模式。據金科文化2019三季報,第一任董事長朱志剛,如今的持股比僅為4.67%。

近日,金科文化第三任董事長王健收到了深交所的一紙監管函:

王健本人的兩次減持行為發生在金科文化2019年半年度報告、第三季度報告披露前三十日內,均構成敏感期交易。

如今,金科文化的經營業務範圍裏,已經幾乎看不到化工的身影。不過,金科文化的大膽轉型,談成功還言之尚早。

參考資料:

《金科文化董事長收到監管函:敏感期交易》同花順財經

《63億商譽壓頂:金科文化去年預虧24億 大股東頻繁減持》時間財經

《“會説話的湯姆貓”鉅虧24億背後:商譽減值、少年暴富、資本迷局》深探

《“浙江幫”,資本市場最豪華朋友圈:金科文化3年做局,大佬步步驚心》市值風雲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