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麪臨着各種“被破產”的窘境,而如今卻風光無限,不可一世。
短短1個多月,特斯拉股價累計暴漲超過120%。統計最近5天交易日,特斯拉市值已經猛漲超過500億美元,最新總市值已經高達159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1萬億元),超越大眾和寶馬市值之和。
特斯拉的資本表現猶如坐上“火箭”,目標是衝上雲霄、俯瞰大地。這讓美國知名空頭機構香櫞坐不住了,發表報告稱“我們喜愛特斯拉,曾經承諾永遠不會再做空。但當電腦開始驅動市場,我們相信,即便是馬斯克,假如他是基金經理,現在也會做空這隻股票。這和技術再也沒有關係,特斯拉已經成為新的華爾街賭場”。
特斯拉的大火,蔓延到了A股。其相關概念股已經連續2個交易日集體暴漲。就連3000億的寧德時代猶如小盤股一樣,被連拉2個漲停板。
特斯拉概念火了,A股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也趁勢爆發。不管是上游的鋰原料廠商、還是中游的動力電池製造商,還是下游的汽車整車製造商,均迎來了高光時刻。
尤其是,特斯拉、寧德時代的競爭對手——比亞迪也在盤中被爆拉漲停。是不是有點讓投資者摸不着頭腦呢?
特斯拉進駐上海,弄成了超級工廠,把自己從水深火熱的狀態中給拯救了出來。近日,特斯拉又和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綁在了一起。巨頭們的強強聯合,自然對於比亞迪是巨頭的壓力。那麼,為何比亞迪也跟着這一波特斯拉行情爆發呢?
在筆者看來,比亞迪最近2個交易日的暴漲行情,主要源於情緒的帶動,而不是基本面的根本扭轉。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一看當下比亞迪的危與機。
一、危
2019年,比亞迪丟掉了蟬聯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冠軍的稱號。而奪得的一方正是當下火熱的特斯拉。
去年全年,特斯拉共計銷售36.78萬量新能源汽車,而比亞迪則銷售出22.95萬輛,前者是後者的1.6倍。
要知道2018年,比亞迪還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霸主,而僅僅一年時間就被第二名的特斯拉甩開了一個身段。
除開特斯拉,比亞迪在國內還面臨實力不俗的“追兵”。全球第三名是北汽新能源,銷量16萬輛,排名第四的是上汽集團,銷量13.76萬輛,後兩者與比亞迪的差距也在縮小。
2019年,比亞迪很慌。
除了汽車整車,比亞迪還有核心的動力電池業務,也被寧德時代越甩越開了。
2017-2019年,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8.7%、44.7%、57.5%。而比亞迪對應的市場佔用率分別為15%、22%、19.65%。
國內兩大動力電池巨頭,這三年變化真大。比亞迪在原地踏步,寧德時代則是一匹超級黑馬,不斷逆勢上位。
為了改變這一窘境,比亞迪早在2018年7月宣佈放開動力電池只供應自家產業鏈的戰略。但時間已晚,寧德時代一家獨大的格局已基本確立。
這是比亞迪的第二個危。
基於主營業務的變化,比亞迪業績開始“變臉”。
據最新財報披露,比亞迪前三季度營收為938.22億元,同比增加5.44%,歸母淨利潤為15.74億元,落入此前預告區間的下限,同比僅增長3.09%。而年中報,兩者的同比增速分別高達14.84%、203.61%。相對來看,第三季度比上半年失速太多。
分季度看,三季度營收僅316.38億元,同比下滑9.17%,歸母淨利潤為1.2億元,同比更是下滑將近9成。而扣非淨利潤為-1.53億元,同比重挫130.12%。
另外,比亞迪在此前已經給出2019年全年的業績預告,歸母淨利變動區間為15.84億元—17.74億元,同比下滑43.03%—36.19%。
在特斯拉、寧德時代的雙重夾擊下,以及在國內補貼政策滑坡、宏觀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比亞迪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二、機
在存量市場,你死我活,各大玩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但只有存量向巨大增量市場發展的時候,曾經王者的比亞迪同樣會迎來巨大機會。
在中國市場,由於去年下半年的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銷量由高速增長轉變為負增長。在美國市場,2019年銷量同樣下滑9%,但歐洲市場卻是最大的亮點。
2019年,歐洲市場共計銷售564206輛新能源汽車,創下歷史新紀錄,比2018年增長45%;平均市場份額為3.6%,依舊創下新紀錄,與2018年的2.5%相比,有了明顯的增長。單單12月,歐洲純電動車銷量約為 77248 輛,同比增長88%,成績非常突出。
歐洲的覺醒,讓資本市場看到了新能源汽車替代化趨勢的加速到來。去年下半年開始,歐洲各大傳統汽車巨頭紛紛發力新能源汽車。比如以下兩個動作:
去年11月21日,德國寶馬集團與寧德簽署電池訂單金額從2018年中期的40億歐元增加至73億歐元,合同期限為2020-2031年。
今年1月17日,據外媒報道,德國大眾汽車計劃在未來數週內通過折價私募股權配售方式收購在深圳上市的國軒高科20%的股份。當日,國軒高科被拉漲停。
刺激傳統歐洲車企巨頭快馬加鞭,重資All in新能源汽車一部分跟特斯拉的靚麗表現無不關係。去年二季度,特斯拉銷售5.36萬輛,佔據美國豪車市場的1/4。這個數據足以讓寶馬、奧迪等傳統豪車巨頭感到膽戰心驚。
百年汽車工業已經到了爆發的前夜。我們看看全球傳統車企巨頭們的動作就知道了。
並且,大眾、寶馬、戴姆勒、福特、豐田、本田均已經提出電動汽車的銷量目標與規劃車型。
新能源汽車一旦大規模爆發,將會是十萬億級別的市場規模。對於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全球第二、國內第一的比亞迪,自然孕育着非常大的機會,就看自己能不能在汽車業百年之大變局中站穩腳跟,把握住歷史機遇。
三、尾聲
2019年以來,寧德時代累計漲幅超過120%,表現可圈可點。反觀比亞迪,股價漲幅不足20%,遠遠跑輸大盤。寧德時代的核心經營指標均處於上升狀態,而比亞迪的表現則差強人意。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比亞迪毛利率為16.04%,淨利率僅僅為2.02%,ROE僅為2.77%。這真讓資者頭疼:比亞迪的盈利能力怎麼就這麼差呢?難道你是汽車業的富士康嗎?
從核心經營數據來看,比亞迪不是一家優秀的公司,因為盈利能力實在是太弱了。對於中長期投資者而言,恐怕也不是尚好的投資標的。
不過,短期不一樣,偶爾做做波段還行,但風險真的不小。當然,作為普通國人的身份,還是衷心希望比亞迪能夠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全球汽車業的超級巨頭,帶領中國汽車業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