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全球最忙最賺錢的高鐵,今天上市了
格隆匯 01-16 14:29

千年出行,百年鐵路,十年高鐵,一直前行,便可生生不息。

來源:正解局

今天,京滬高鐵上市了。

京滬高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繁忙且最賺錢的高鐵線路,一年發送旅客2億人次,營收超過300億元,淨利潤100億元。

通車近十年,京滬高鐵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亦見證着中國高鐵的崛起之路。

1. 亮家底,有多牛?

此次上市,京滬高鐵共公開發行股票628563萬股,發行後總股本為491.06億股,發行價格為4.88元/股,頂格漲停43.24%,市值達3400億元。

因為要上市,京滬高鐵招股説明書披露了經營情況,也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這條最牛高鐵的家底。

近年來,京滬高鐵的營業收入連年上升。

2016年至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62.58億元、295.55億元、311.58億元。2019年營收預計為315億元至330億元,同比增長1.10%至5.91%。

(京滬高鐵2019年度財報數據預估)

330億元是個什麼概念?按照財富2019年中國500強排行榜,京滬高鐵營業收入超過了攜程和寧波銀行,能夠躋身前300強。

(2019年中國500強排行榜(節選))

京滬高鐵的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

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滬高鐵總資產規模為1870.80億元,總負債273.4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14.62%,比2016年下降了8個百分點,也遠低於國鐵集團近65%的資產負債率。

(京滬高鐵的資產負債率 來源:界面新聞)

最吸引眼球的還是利潤率。

2016年至2018年,京滬高鐵的淨利潤分別為79.03億元、90.53億元、102.48億元。2019年1-9月,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8.08%,在整體處於虧損的鐵路行業中,簡直是鶴立雞羣。

(京滬高鐵利潤表 來源界面新聞

即便與以高利潤著稱的銀行、煙酒行業相比,也絲毫不遜色。在財富2019年中國500強利潤率最高的40家公司中,京滬高鐵能位列前十,比五糧液還高。

(2019年中國500強利潤率最高公司榜單)

2. 生意好,憑什麼賺錢?

京滬高鐵賺錢的原因很簡單,生意好。

以2018年的數據看,京滬高鐵全長1318公里,僅佔全國鐵路總營業里程的1%,發送旅客人次(1.9億人次)和客運週轉量(885.86億人公里),卻佔全國的5%以上。

自2011年6月30日開通運營至今,京滬高鐵已安全運送旅客9.4億人次。簡單估算一下,便可推知京滬高鐵有多賺錢。

高鐵一旦建成,邊際成本是很低的。而現在,京滬高鐵客座率在80%以上,這便是利潤高的祕密。

房子好不好,看地段;高鐵賺不賺錢,得看線路。

京滬高鐵就是一條黃金線路。京滬高鐵縱貫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七省市,連接京滬超2000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

(京滬高鐵示意圖)

數據顯示,京滬高速鐵路所經省市的行政區域面積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6.5%,卻擁有全國27.32%的常住人口,並創造了全國35.20%的GDP。

經濟發達活躍,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想不賺錢都難。

3. 憶往事,爭議中誕生

現在看來,京滬高鐵無疑是成功的。但回顧歷史,京滬高鐵卻是在爭議中誕生的。

在京滬高鐵之前,北京與上海之間的客貨運輸由京滬鐵路承擔。其以全國鐵路2%的運營線路承載了10%以上的運力,長期超負荷運營。

為了緩解京滬鐵路的運營壓力,1990年,一份關於京滬高鐵構想的報告提交人大審議。

一石激起千層浪,自此爭議之聲不斷。有論者如此形容:

各種派別先後登場,進行了激烈的爭論,論爭層次之高、綿延時間之久、口水仗之激烈、鬥爭手段之繁雜、故事之跌宕起伏,都堪稱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的奇蹟,演繹了一段世界高鐵史上的別樣傳奇。

先是建設派與緩建派上場,爭論要不要建。最終緩建派獲勝,導致京滬高鐵擱置8年。

後是磁浮派與輪軌派登台,爭論以何種技術建。最終輪軌派獲勝,京滬高鐵上馬,此時距方案提出已過去整整18年。

慶幸的是,京滬高鐵趕上了兩個時機。

其一,京津高鐵於2008年8月1日開通,跑出了394.3公里/小時的當時世界運營鐵路最高速度。京津高鐵為京滬高鐵建設積累了經驗,也增強了底氣。

(京津城際鐵路線路圖)

其二,2009年,四萬億計劃啟動,1.5萬億投向了“鐵公基”,為京滬高鐵提供了彈藥。

京滬高鐵的建設堪稱“神速”,僅用時3年半便提前完工。

即便是建成投入運營,圍繞京滬高鐵的爭議,一直未曾散去。

最大的爭議,還是成本與收益。

京滬高速鐵路正線全長1318千米,總投資約2209億元,超過三峽工程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

參考日本、歐洲的高鐵運營經驗,有業內人士認為,800公里才是高鐵運行效益的最佳距離。京滬高鐵里程大大超過這一距離,不利於收回成本。還有人提出,建成之後的客流不足以產生足夠的經濟效益。

甚至連京滬高鐵公司自己都有點不自信,預估至少需要5年時間,才能盈虧平衡。

然而,京滬高鐵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僅用時3年,就扭虧為盈。

京滬高鐵在京滬旅客通道(包括普通鐵路)中的市場佔有率從20%提升至73%,客座率也從67.7%提升至2017年的80.1%。

爭議之聲,就此遠去。

4. 十年高鐵,生生不息

2020年春運已經開始,30多億人次又奔波在回家的路上。

在這個語境下,再審視京滬高鐵的發展歷程,感觸更深。

京滬高鐵是一條紐帶,連接七省市,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京滬高鐵是一根脊樑,構成了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滬高鐵是一個標杆,堅定了中國大力發展高鐵的信心。

就在上個月,京張高鐵開通,人民日報記者雷聲拍攝的一張照片刷屏朋友圈。

(復興號與長城 來源:人民日報記者雷聲)

古老的長城旁,“復興號”高鐵穿梭而過,給人一種穿越歷史的魔幻感。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日本的一張照片,新幹線穿梭於富士山旁。

(新幹線與富士山)

出行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遷徙與回家是中國人獨特的命運。

從中國人獨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到全球首次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的“京張高鐵”,已經過去114年。

京滬高鐵建成之時,中國高鐵總里程不過2000公里。京滬高鐵上市之際,中國高鐵里程突破3.5萬公里,前後亦不過十餘年。

千年出行,百年鐵路,十年高鐵,一直前行,便可生生不息。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