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全球最忙最賺錢的高鐵,今天上市了
格隆匯 01-16 14:29

千年出行,百年鐵路,十年高鐵,一直前行,便可生生不息。

來源:正解局

今天,京滬高鐵上市了。

京滬高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繁忙且最賺錢的高鐵線路,一年發送旅客2億人次,營收超過300億元,淨利潤100億元。

通車近十年,京滬高鐵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亦見證着中國高鐵的崛起之路。

1. 亮家底,有多牛?

此次上市,京滬高鐵共公開發行股票628563萬股,發行後總股本為491.06億股,發行價格為4.88元/股,頂格漲停43.24%,市值達3400億元。

因為要上市,京滬高鐵招股説明書披露了經營情況,也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這條最牛高鐵的家底。

近年來,京滬高鐵的營業收入連年上升。

2016年至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62.58億元、295.55億元、311.58億元。2019年營收預計為315億元至330億元,同比增長1.10%至5.91%。

(京滬高鐵2019年度財報數據預估)

330億元是個什麼概念?按照財富2019年中國500強排行榜,京滬高鐵營業收入超過了攜程和寧波銀行,能夠躋身前300強。

(2019年中國500強排行榜(節選))

京滬高鐵的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

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滬高鐵總資產規模為1870.80億元,總負債273.4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14.62%,比2016年下降了8個百分點,也遠低於國鐵集團近65%的資產負債率。

(京滬高鐵的資產負債率 來源:界面新聞)

最吸引眼球的還是利潤率。

2016年至2018年,京滬高鐵的淨利潤分別為79.03億元、90.53億元、102.48億元。2019年1-9月,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8.08%,在整體處於虧損的鐵路行業中,簡直是鶴立雞羣。

(京滬高鐵利潤表 來源界面新聞

即便與以高利潤著稱的銀行、煙酒行業相比,也絲毫不遜色。在財富2019年中國500強利潤率最高的40家公司中,京滬高鐵能位列前十,比五糧液還高。

(2019年中國500強利潤率最高公司榜單)

2. 生意好,憑什麼賺錢?

京滬高鐵賺錢的原因很簡單,生意好。

以2018年的數據看,京滬高鐵全長1318公里,僅佔全國鐵路總營業里程的1%,發送旅客人次(1.9億人次)和客運週轉量(885.86億人公里),卻佔全國的5%以上。

自2011年6月30日開通運營至今,京滬高鐵已安全運送旅客9.4億人次。簡單估算一下,便可推知京滬高鐵有多賺錢。

高鐵一旦建成,邊際成本是很低的。而現在,京滬高鐵客座率在80%以上,這便是利潤高的祕密。

房子好不好,看地段;高鐵賺不賺錢,得看線路。

京滬高鐵就是一條黃金線路。京滬高鐵縱貫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七省市,連接京滬超2000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

(京滬高鐵示意圖)

數據顯示,京滬高速鐵路所經省市的行政區域面積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6.5%,卻擁有全國27.32%的常住人口,並創造了全國35.20%的GDP。

經濟發達活躍,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想不賺錢都難。

3. 憶往事,爭議中誕生

現在看來,京滬高鐵無疑是成功的。但回顧歷史,京滬高鐵卻是在爭議中誕生的。

在京滬高鐵之前,北京與上海之間的客貨運輸由京滬鐵路承擔。其以全國鐵路2%的運營線路承載了10%以上的運力,長期超負荷運營。

為了緩解京滬鐵路的運營壓力,1990年,一份關於京滬高鐵構想的報告提交人大審議。

一石激起千層浪,自此爭議之聲不斷。有論者如此形容:

各種派別先後登場,進行了激烈的爭論,論爭層次之高、綿延時間之久、口水仗之激烈、鬥爭手段之繁雜、故事之跌宕起伏,都堪稱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的奇蹟,演繹了一段世界高鐵史上的別樣傳奇。

先是建設派與緩建派上場,爭論要不要建。最終緩建派獲勝,導致京滬高鐵擱置8年。

後是磁浮派與輪軌派登台,爭論以何種技術建。最終輪軌派獲勝,京滬高鐵上馬,此時距方案提出已過去整整18年。

慶幸的是,京滬高鐵趕上了兩個時機。

其一,京津高鐵於2008年8月1日開通,跑出了394.3公里/小時的當時世界運營鐵路最高速度。京津高鐵為京滬高鐵建設積累了經驗,也增強了底氣。

(京津城際鐵路線路圖)

其二,2009年,四萬億計劃啟動,1.5萬億投向了“鐵公基”,為京滬高鐵提供了彈藥。

京滬高鐵的建設堪稱“神速”,僅用時3年半便提前完工。

即便是建成投入運營,圍繞京滬高鐵的爭議,一直未曾散去。

最大的爭議,還是成本與收益。

京滬高速鐵路正線全長1318千米,總投資約2209億元,超過三峽工程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

參考日本、歐洲的高鐵運營經驗,有業內人士認為,800公里才是高鐵運行效益的最佳距離。京滬高鐵里程大大超過這一距離,不利於收回成本。還有人提出,建成之後的客流不足以產生足夠的經濟效益。

甚至連京滬高鐵公司自己都有點不自信,預估至少需要5年時間,才能盈虧平衡。

然而,京滬高鐵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僅用時3年,就扭虧為盈。

京滬高鐵在京滬旅客通道(包括普通鐵路)中的市場佔有率從20%提升至73%,客座率也從67.7%提升至2017年的80.1%。

爭議之聲,就此遠去。

4. 十年高鐵,生生不息

2020年春運已經開始,30多億人次又奔波在回家的路上。

在這個語境下,再審視京滬高鐵的發展歷程,感觸更深。

京滬高鐵是一條紐帶,連接七省市,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京滬高鐵是一根脊樑,構成了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滬高鐵是一個標杆,堅定了中國大力發展高鐵的信心。

就在上個月,京張高鐵開通,人民日報記者雷聲拍攝的一張照片刷屏朋友圈。

(復興號與長城 來源:人民日報記者雷聲)

古老的長城旁,“復興號”高鐵穿梭而過,給人一種穿越歷史的魔幻感。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日本的一張照片,新幹線穿梭於富士山旁。

(新幹線與富士山)

出行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遷徙與回家是中國人獨特的命運。

從中國人獨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到全球首次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的“京張高鐵”,已經過去114年。

京滬高鐵建成之時,中國高鐵總里程不過2000公里。京滬高鐵上市之際,中國高鐵里程突破3.5萬公里,前後亦不過十餘年。

千年出行,百年鐵路,十年高鐵,一直前行,便可生生不息。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