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娟娟
來源:數據寶
在5G概念股輪番大漲行情下,大富科技卻發生爆雷,在科技股中實屬罕見。
11月20日晚,大富科技公告稱,為了遏制和減少虧損、降低損失、減少風險,控股子公司大凌實業停產歇業。凌實業主營攝像頭模組及其系統集成方案研發設計。從股東信息來看,大富科技持有大凌實業51%的股權。
大富科技表示,公司對大凌實業提供的借款數額為8000萬元。大富科技此前多次通過電話及口頭的方式向大凌實業進行款項催收,與大凌實業其他股東討論股權轉讓方案以解決債務問題,但至今未能達成一致。目前,大富科技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申請財產保全。
而大凌實業面臨多方債務違約、多項訴訟糾紛、員工大規模離職等問題,現已停產歇業;公司向大凌實業提供的借款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
猝不及防的公告使得公司股價遭受重挫,昨日盤中,大富科技一度跌停,截至收盤,股價仍下跌9.48%。今日早盤,該公司股價再次下跌2.04%,在不到兩天的時間裏公司市值蒸發14.05億元,股東人均虧損近2.5萬元。
大富科技2016年以來扣非淨利潤連續虧損
作為一家科技明星股,大富科技自2016年10月份以來股價一直處於震盪下跌狀態,直至今年2月份,在科技板塊的帶動下,終於迎來了一波反彈行業,截至最新收盤日,大富科技股價年內漲幅超50%。
大富科技今年前三季淨利潤為0.48億元,但是公司向大凌實業提供的借款存在無法收回的風險,可能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直接影響公司當期及後期利潤。在公告大富科技表示,預計將產生7000萬元至1億元的借款壞賬損失,大富科技今年有可能虧損。
事實上,大富科技近年來的盈利並非主業的支撐,而主要依靠併購公司。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該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扣非淨利潤均虧損,2017年扣非淨利潤虧損超5億元,今年前三季扣非淨利潤虧損0.3億元。
38只科技股連續多年扣非淨利潤虧損
“主業不佳,副業來湊”的現象並不罕見,在筆者以往的研究中發現,一些傳統行業公司鍾愛投資,並且投資也的確暫時穩住了公司的業績。然而,公司要想取得長久的發展,仍需要在主業上重點下功夫。哪些備受追捧的公司扣非淨利潤較差呢?
以近期火熱的科技股來看,數據寶統計顯示,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扣非淨利潤均為負數的科技股共有38只,其中華為概念股共計18只,5G概念股共計9只。具體來看,自2016年以來,扣非淨利潤合計虧損額超10億元股票有14只。
大唐電信扣非淨利潤合計虧損額高達66.18億元,公司屬於5G、華為概念股,主營集成電路設計,同期淨利潤合計虧損43.99億元;位居次位的國產操作系統概念股同方股份2016年以來扣非淨利潤合計虧損52.14億元,同期淨利潤合計12.3億元;金龍機電、*ST中安及長電科技扣非淨利潤合計虧損額均超過20億元。
10股控股股東質押比例超90%
需要補充的是,上市公司大股東高比例股權質押存在一定的風險。數據顯示,大富科技實控人孫尚傳已累計質押6858萬股,佔持股比例達93.38%。而第一大股東深圳市大富配天投資有限公司已累計質押3.06億股,佔持股比例超過90%。
數據寶統計顯示,上述38只扣非淨利潤為負的科技股中,有10只控股股東累計質押數量佔持股比例超90%,包括金龍機電、聯絡互動等。
具體來看,華為概念股金龍機電控股股東金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質押比例高達99.98%,2016年以來扣非淨利潤累計虧損28.98億元;其次是聯絡互動控股股東何志濤質押比例也高達99.84%。ST新海、科陸電子等4股控股股東質押比例都超過99%。
相比之下,扣非業績虧損額較少的御銀股份控股股東質押比例不足10%,維科技術、常山北明及長電科技控股股東股票質押比例均不足30%。
15股年內漲超10%
雖然扣非業績不佳,但這似乎並不影響公司股價的上漲。數據寶統計顯示,上述38股年內平均上漲9.25%,15股漲幅超10%。
芯片概念股長電科技年內上漲143.33%,位居首位;居次位的是華為概念股星星科技,年內上漲75.76%;御銀科技、信雅達等3股年內漲幅均超過50%。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以來扣非淨利潤合計虧損額低於5億元的17股年內平均上漲14.99%,而合計虧損超5億元的21股平均漲幅卻低於5%。
從業績預告來看,國產軟件概念股聯絡互動今年淨利潤增幅下限有望達到100%,芯片概念股大港股份今年淨利潤增幅下限超20%。從機構預測數據來看,16家機構一致預測長電科技今年淨利潤增幅有望超100%,明年淨利潤增幅有望超4.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