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辣筆小強
來源:東方財富網
科創板市場近來可真是插曲不斷,前些日子因破發引起了大家的討論,現在又有公司開始預計2019年可能虧損了,想想首批科創板公司上市都還不到4個月呢,真是讓人五味雜陳!
這家説自己2019年搞不好就會虧損的公司叫容百科技,系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之一,盤面上的K線才剛剛走出第79根。
歷史銘記的往往是“開先河的人”,只是容百科技這次有點冤,因為造成這種局面的,竟是別人欠的錢沒法按時還導致的,而這個欠錢的“大爺”叫比克動力,這是一家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及電動汽車研發、生產、銷售的公司,其母公司比克電池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碼為CBAT。
根據容百科技的公告,比克動力從2016年開始與容百科技展開合作,向後者採購三元正極材料,過去三年多一直是容百科技的主要客户之一。到2018年末,比克動力成為容百科技的最大應收賬款客户。
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親密的夥伴,給容百科技下了一個大絆子。事情是這樣的。
11月6日晚,容百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對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合計2.08億元,其中逾期賬款及已到期未兑付匯票合計2.06億元,存在無法回收的風險。為此,容百科技按10%比例計提了1407.72萬元的壞賬準備。
這份公告中,還披露了雙方簽訂的分期還款協議,其中第一期是在11月15日前償還3500萬元的欠款。沒想到,11月15日晚,容百科技繼續發佈公告稱,比克動力只償還了800萬元,未能足額償還第一期應還款項。
為此,容百科技又計提了5678.35萬元壞賬準備,算上上一次,合計計提了7086.07萬元的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為35%。
這份公告中,容百科技和11月6日公告中一樣,繼續強調,如後續比克動力償付能力評估情況出現不利變化,公司將需要對該部分款項全額或部分計提壞賬準備;如進行全額計提,將可能導致公司2019年淨利潤大幅下滑甚至可能虧損。而最新計提的5678.35萬元的壞賬準備已經將公司今年的淨利潤減少了4826.6萬元。
受此事件影響,本就孱弱的容百科技,股價表現更差。就此事件第一次公告後的第二天(11月7日),容百科技大幅低開,盤中最低觸及25.6元,跌超17%,跌破發行價26.62元,收盤報收27.89元,下跌9.83%。
本週一,受上週五公告影響,容百科技又是大幅低開,全天維持弱勢震盪走勢,至收盤報收23.92元,下跌4.32%,目前已較發行價下跌10.14%。
關鍵的問題在於,受比克動力“禍害”的可不止容百科技一家,還有杭可科技,同是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之一。
杭可科技在11月11日發佈公告稱,該公司對比克動力應收賬款合計1.06億元,鑑於當前存在的回款風險,計提2220.4 萬元,補充計提後相關壞賬準備為3421.07萬元,綜合計提比例達到 32.19%。
同時,杭可科技也表示,如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無法全部或部分收回,公司將對該部分款項全額或部分計提壞賬準備。
這裏就不禁想問,比克動力做了什麼?怎麼就欠了這麼多錢?這又得把話説向眾泰汽車了。
近半年時間裏,從各路媒體的報道可知,比克動力已經多次起訴其重要客户眾泰汽車及其旗下公司了。為什麼起訴呢?原來眾泰汽車欠了比克動力很多錢。
在日前接受央視記者採訪中,比克動力方面表示,眾泰汽車約有6億元應收賬款未還,相關訴訟在審理進程中,為了實現債權兑現,比克動力還對眾泰汽車的控股股東鐵牛集團提起了代位權訴訟。
最近,眾泰汽車更是深陷破產傳聞,雖然眾泰汽車已經闢謠,並表示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但從市場反應來看,其前景黯淡。從其股價表現來看,從2016年12月初創出歷史新高18.18元后,眾泰汽車幾乎是跌跌不休,2018年以來表現更慘,其中2018年下跌63.74%,今年又下跌了40.42%。其三季報則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4.01億元,同比下滑59.59%,淨利虧損7.6億元,同比下滑283.02%。
都説汽車行業進入了“凜冬”,想想“賣房求生”的海馬汽車,欠債近170億的力帆汽車,還有最近已破產的發明加水就能跑的青年汽車等等,以及近期乘聯會披露的不太好看的銷售數據,還真是一點也不假。
只是現在,這股“冷氣”已經開始向上遊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