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森
來源:財經天下週刊
快遞費用上漲會不會增加普通消費者的購物成本呢?《財經天下》週刊通過調查走訪發現,個人寄送快遞以及網絡購物也會受到波及。
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後,快遞也要漲價了。
日前,中通、圓通相繼發佈通知,宣佈自11月11日起調整快遞費用,而具體的漲價幅度將由當地服務網點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理由則是雙十一期間需求量大,為保證服務質量,各環節人力、物力等成本上漲。
消息一出,便引發“剁手黨”們的擔憂,快遞費用上漲會不會增加普通消費者的購物成本呢?《財經天下》週刊通過調查走訪發現,個人寄送快遞以及網絡購物也會受到波及。
旺季漲價是常態,個人寄件受影響
截至10月17日下午16:00,“三通一達”以及順豐快遞中,只有中通快遞和圓通快遞發佈了調價公告,其餘快遞並未發出相應通知。對此《財經天下》週刊聯繫了上述快遞公司的客服,未發佈公告的幾家快遞公司的客服表示,尚未接到調價通知,而對於往年情況並不瞭解。
中通快遞客服對《財經天下》週刊表示,目前公司已經發布調價通知,在今年雙十一期間,寄快遞的費用的確會有一定上漲,但具體上漲幅度目前暫無通知。此外,該客服還表示,快遞費用是依據市場行情制定的,對於雙十一過後是否會降價暫時無法確定。而圓通速遞的客服以及北京朝陽團結湖網點的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尚未接到通知,無法確定是否會漲價。
目前來看,至少中通快遞在雙十一期間個人寄送快遞會漲價。但其餘幾家是否會漲價呢?來自河北唐山的電商賣家晨陽給了肯定的回答。
晨陽從2017年開始在電商平台上做寵物用品生意,主打寵物籠,目前已經兩年有餘。他表示,每年雙十一、雙十二期間各家快遞公司都會漲價,一般從購物節前後一週至半個月便開始漲價。漲價的目的,是為了限制商家的發單量,儘可能保證快遞按時送達。從2018年起,在雙十一期間限制體積,體積相對較大的快遞不能發送。
由於快遞公司和電商賣家之間,間隔了地方中轉站、當地營業網點等,每個環節都會在快遞公司漲價的基礎上再有小幅度增長,最終到賣家手裏已是漲了幾輪的價格。因此,最終承擔漲價成本的只能是快遞公司的“客户”,即電商賣家以及普通消費者。
雙十一是電商平台和快遞公司的撈金節,是消費者的“剁手節”,也是部分電商賣家的割肉節。“快遞費用上漲的成本需要我們自己承擔,去年光快遞成本就上漲了幾千元”晨陽告訴《財經天下》週刊,“雙十一(我)是賠錢的,尤其像我們這種毛利較低的行業,如果是服裝行業就還是掙錢的。”
但晨陽也指出,不包郵的產品會將上漲的快遞費用轉嫁給消費者。因此,對於消費者而言,雙十一期間如果買到不包郵產品,將會付出比平時更多的運費。不僅如此,漲價幅度也會由於地區不同而產生差異。這一點,也得到了中通快遞客服的肯定。
晨陽表示,對於江浙滬等快遞需求量大的地區,快遞費用上漲幅度較小,而對於雲南、廣西、西藏等需求量小的地區,快遞費上漲幅度則比較大。中通快遞客服稱,這是由於各地區運營成本不同,所以導致定價策略存在差別。
營收增30億元,購物節養活快遞公司
翻看圓通、中通、申通、韻達以及順豐的財報,快遞行業的季節性表現明顯。五家公司均表現出第一季度營收最低,第四季度營收增長迅猛的特點。
順豐快遞在其2018年年報中指出,快遞行業的訂單量呈現出很強的季節性特徵,節日消費高峯以及每年第四季度社會貿易和運輸業務高峯,形成快遞業務需求的旺季,而春節假期期間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不活躍,是快遞行業業務的低谷。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至2018年,順豐快遞第四季度的營收分別為170.33億元、212.68億元以及255.02億元,環比同年第三季度分別增長26.71億元、36.03億元以及26.12億元。在2018年,其第四季度歸母淨利潤甚至是第三季度7.69億元的兩倍,達到15.78億元。
此外,快遞公司第四季度不僅營收增長迅猛,約佔全年營收的30%。《財經天下》週刊統計發現,僅就2018年而言,圓通、中通、申通、韻達以及順豐五家快遞公司第四季度營收佔全年營收的比例分別是32.19%、33.3%、34.74%、33.26%以及28.04%。
就此來看,集中在第四季度的“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狂歡節成為快遞行業的豐收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雙十一期間,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郵(快)件18.82億件,同比增長25.8%。2018年11月11日當天,快遞處理量高達4.16億件,是日常處理量的3.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