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国际(00178.HK)公布,由今年7月1日至9月30日止第二财季,集团整体零售及批发业务营业额按年下跌20.8%至16.1亿元。
在港澳市场,零售及批发营业额按年下跌24.1%至13.09亿元,同店销售则下降28.5%。跌幅受交易宗数下降21.9%至约390万宗所影响,主要由於内地客的交易宗数下跌37.7%,而本地客则微跌1.7%。本地客及内地客的每宗交易平均金额则分别上升2.2%及3.3%,惟顾客组合的比例转变导致整体每宗交易平均金额下跌5.4%至326元。
於第二财季,港澳以外之市场(包括中国内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电子商贸)的零售及批发业务营业额则下跌2.2%。
集团指,在香港市场,第二财季的整体销售表现疲弱,主要是由於访港人数下跌,由於内地客的销售占比较高,因而拖累香港市场第二财季的整体销售额下跌35.2%。其中,内地客的交易宗数急剧下跌51.2%,而本地客则下跌3%。此外,部分店铺於第二财季的营业时间缩短,亦导致销售下降。
集团提到,监於香港目前不明朗的经营环境,正积极采取不同的应变措施以应付各种挑战。店铺租金为最大营运开支之一,亦是集团首要的减省成本目标,部分街铺的业主愿意短期减租共度时艰。店铺的盈利能力乃集团重要的营运指标,集团会持续审视市场情况,根据每间店铺的销售及盈利能力的影响,争取相应的租金减幅,并於有需要时缩减店铺面积或转租附近成本较低的店铺,以维持店铺网络的竞争力,保障店铺的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集团实施多项控制成本措施,并推出更多折扣优惠促进销售,积极改善存货管理,虽然毛利率可能会受压,不过有助集团减低存货成本、保留现金及管理整体的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