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遊戲崩盤,到底誰在拖後腿

今天上午,港股紅紅火火,A股也難得紅盤了大半個小時。市場都跌到這份上了,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子彈上膛大幹一場。

誰也沒想到,大A剛剛午休,國家新聞出版署新發布的文件就突然刷屏。

眾人滿臉問號:???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港股先跌為敬!

騰訊最大跌幅14.27%,直接沒了一個小米;網易最大跌幅28%,創有史以來最大陰線,相當於4個bilibili。

版署徵求意見稿全文約一萬一千字,僅計算當前午間休市時港股騰訊和網易股價走勢,每個字價值近2000萬港幣。

下午開盤後A股遊戲股繼續下挫,幾乎所有遊戲股都跌停,並帶崩文化傳媒、影視娛樂、軟件、互聯網等板塊。

版署含金量進一步提高,所有人都麻了。

絕大部分是虧麻了,極少數人是贏麻了。

買到今天做空騰訊期貨的,立刻就能賺一兩千倍。

究竟是誰在賺這個錢?

不排除有人運氣好、眼光好,但不可能全是吧?

不好説,不敢説,只能説:遙遙領先。

今年的市場,赤裸裸的叢林法則。

不過咱們這個叢林和別人不一樣:獵人永遠是那幾個,其餘眾生皆是獵物。

01

該不該監管?

該!

這一次的文件,堪稱史上最嚴遊戲監管條例。

別的先不説,這屆監管還是懂點遊戲的。

這年頭,遊戲公司最在意什麼?

次留、7日留存、日活、用户平均付費額。

日活,反映的是玩家數量;前三者,總體反映的是遊戲留住玩家的能力;

只有把前三者都做好了,才能達成最重要的第四點:遊戲的賺錢能力。

但在國內的遊戲市場,至少9成小公司都做不出精品遊戲,也就無法做好前三點。

那它們怎麼賺錢?怎麼生存?

有一招:多做運營活動。

實際上目前市面上九成九的手遊,都是靠運營活着,遊戲本身做的很爛。

最簡單的活動是每日登陸獎勵。

精細點,就送你24小時、3天、7天連續登陸大禮包,送你離線登陸經驗,又或者送你某種成長性道具,必須每天登陸澆水、餵養才能獲得收益。

各種花樣玩整活,次留、7留、日活都不會很難看,除非你這款遊戲已經涼了。

這樣一來,配套的用户付費問題,就更好解決了。

首衝雙倍、限時禮包、階梯充值禮包、累充稱號、累充排名...

最坑的是戰力排名。

不管你充多少錢,排行榜上總有人壓你一頭,或者在你屁股後面步步緊逼。

你充的錢越多,給你匹配的對手越強,誘惑你繼續充錢。

RMB玩家雖然大多時候能享受高人一等的感覺,但你回過味來,多少有種被愚弄的羞恥。

吃相非常難看。

總有人認為,中國遊戲行業是因為監管問題,才出不了好遊戲。

其實恰恰相反。

正因為中國遊戲行業過去幾乎沒有監管,才讓一幫躺着掙錢、但不好好做遊戲的公司把控了這個市場太久,真正想做精品的公司沒人才、沒資本、沒市場,根本沒機會做出成績。

為了生存,只能全部去整花活。

但現在,監管注意到到這種行為了,直接一次性限制了很多套路。

每日登錄、首衝、連續充值這種誘導性獎勵,全給BAN了;還有設置充值上限、不準強制對戰、公測不得超過2w人、隨機抽取必須合理設置、終止運營需部分退還充值、禁止版號交易、新版號設定上線期限等等……

精準打擊了各種妄圖鑽空子,或者騙氪一波跑路的無良廠商。

同時,遊戲主播不許高額打賞、遊戲停運時未失效的遊戲充值要按比例退還給玩家等等,都是對玩家有利的政策。

這些細則,很明顯都是為玩家考慮的,鼓勵遊戲公司製作有內容的精品遊戲,而不是靠人性的弱點賺錢的遊戲。

客觀來説、長期來看,這個管理辦法的本質是在去垃圾化,整體上對遊戲行業是利好的,對玩家也是有益的。

但是,用藥不能過猛、過急。

客觀來説:對遊戲行業的監管,確實是需要且必要的。

但是該怎麼管、什麼時候管,力度多大,還是要講些技巧的。

02

有沒有道理?

今天的這個意見徵求稿,為什麼鬧得沸沸揚揚?

因為時機不對。

抱怨的人主要有兩種:股民和遊戲從業者。

先説股民。

最近的行情有目共睹,所有人都在誓死保衞2900點。

為了提振信心,最近國家的一連串政策,也都是利好,鼓勵大家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尤其是,今天剛剛降息,很多人都盼着這部分活錢流進股市,甚至一向吝嗇的GJD都開始大舉買入。

眼看大盤被拉紅了,似乎回暖有望。

老實説,在座有多少人已經加倉、或者準備加倉的?

沒想到黑天鵝突然出現,所有人突然被坑,被一張A4紙拉回冰冷的現實。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在吃年夜飯,突然家裏停電了,是不是氣得想破口大罵?

這比前幾天連續大跌,更讓人難受。

這一波,賴不了市場,賴不了任何人,純粹是豬隊友瘋狂扯後腿。

再説遊戲從業者,他們可能比股民更慘。

今年,經濟形勢欠佳,多數行業收入鋭減,國民普遍情緒不高。

僅遊戲行業而言,雖然説大部分公司吃相難看,但至少還有得吃。

2023年,國內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3029.64億元,同比增長13.95%,首次突破3000億關口。

現在突然來個針對遊戲行業的監管文件,裏面各種針對遊戲充值的限制,對遊戲公司的收入自然是沉重打擊。

雖然這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舉措,但人首先得活下來,才能再去談健不健康。

一旦遊戲公司收入大幅下滑,他們會怎麼做?

必然是大幅裁員,斷臂求生。

目前,遊戲早就是社會就業的重點行業。

光上游遊戲研運廠商,就提供了超過70萬個崗位,這還不包括下游衍生的電競、直播、內容製作等大量相關從業人員。

他們要是失業了,能去幹嘛?都去送外賣、開直播?

更關鍵的是,遊戲產業是中國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一髮而動全身。

幾乎所有機構和外資,手裏都持有網易和騰訊。他們今年本來就在陸續撤離了,好不容易最近有大機構重新喊話看好,突然就來個打擊公司賺錢能力的文件。

他們心裏能有底嗎?

現在,信心比任何事情都珍貴。

今天市場對遊戲監管的反應,很明顯是過度了,錯殺了不少真正的好公司。

人人都是驚弓之鳥,目光難免短視。

在信心如此寶貴的今天,這種會極大影響整個行業信心的文件,真的有必要嗎?

03

尾聲

今天,不光是遊戲板塊崩了,文化傳媒、影視娛樂、軟件、互聯網等板塊也全被帶崩。

風聲鶴唳中,還有傳言説,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的審核細則也在制定中,春節前後可能要出台。

以及直播帶貨明星帶貨類,也有可能要限制的…

各種牽連各種恐慌搶跑,所有有可能會被一張A4紙擊崩的行業是真的怕了!

我由衷希望,這一次上頭對遊戲行業的整改,是真的希望遊戲行業健康發展。

而不是倒退回去,批判“精神yapian”、弘揚社會正能量那一套。

説實話,90後很多都30歲了,還有多少人信這一套呢?

遊戲和其他任何行業一樣,確實都存在弊病,但我們也見過那些好遊戲——集音樂、美術、文學於一體的高科技文化。

它們至少為我們的生活留下了珍貴的藝術。

正如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楊芳先生,曾經在遊戲產業上的致辭:網絡遊戲是聲光電、文藝理的結合體,是“第九藝術”。對待藝術,我們不能毀滅它,而要保護。

畢竟,人活着需要吃飯,更需要精神食糧。

沒有人願意回到50年前。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