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A暴跌,投資者被按在地上瘋狂毒打。
市場情緒就好像鐘擺,現在依然朝着悲觀的方向擺動,什麼時候會調轉方向很難預測,但投資者必須相信,市場情緒總會有擺向樂觀的時候。
就在剛剛,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更新了一則新的“國產網絡遊戲審批信息”。這也意味着,自去年7月22日至今263天,遊戲版號終於重新恢復發放。
這一刻,“淚大喜奔”應該是所有拿到版號公司的共同感受。
本期版號共通過了45款遊戲,包括心動網絡、遊族網絡、創夢天地、四三九九、三七互娛、吉比特等在內的遊戲公司,均有產品上榜,具體名單如下:
消息一出,大洋彼岸中概遊戲股盤前直線拉昇:網易盤前漲7.8%,嗶哩嗶哩盤前漲超8%。
遊戲版號審批重啟,對遊戲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審批中止,意味着新開發的遊戲產品無法上市,研發費用打水漂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無法推出新產品,遊戲公司就很難維持業績增長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而炒股炒的就是預期和成長,無法成長的行業,自然會受到資本的拋棄。
此前,由於版號發放日期長期不明,加上今年以來元宇宙概念降温,市場情緒較為悲觀,整個遊戲板塊的估值持續下行,包括完美世界、吉比特、三七互娛在內,PE整體處在15-20倍之間,為歷史底部位置。
而如今版號重啟,無論是板塊估值還是廠商業績,都將迎來修復期。無論是從政策還是基本面層面,也都已經步入價值區間。
遊戲版號的重新審批對板塊回暖是一強勁助力。回顧上一次版號重啟,也能窺得一二。
2018年3月29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遊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稱因機構改革,將影響到遊戲審批工作進度,遊戲版號也暫停核發。
此後直到2018年12月21日,在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才宣佈:首批部分遊戲已經完成版號審核,正在抓緊核發。
而在2018年4月至12月20日期間,整個網絡遊戲板塊的下跌幅度在35%以上。
自從12月21日宣佈重新開始審批版號後,至2019年4月清理積壓版號的高峯期,網絡遊戲板塊反彈上漲的幅度接近30%。
簡而言之,對遊戲公司來説版號的獲取就代表着收入來源。一旦遊戲版號重新開始審批,各個公司也就能順利推出新遊戲,從而推動業績增長。
有版號意味着遊戲市場可以回暖,資金不再單繼續外流,即便是小團隊也多少有些盼頭。
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遊戲版號從嚴從緊的審批趨勢,仍未改變。
2019年以來,國家新聞出版署共審批通過遊戲版號3352個,其中,2019年1365個,2020年、2021年分別為1308個、679個,版號數量持續縮減。2016年、2017年,審批通過的遊戲版號則分別為4050個、9369個。
很明顯,數量在逐年減少。
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倒逼遊戲內容提質,正向的、優質的、服務優良的遊戲內容最終會脱穎而出,並提升在海內外的競爭力。
最近幾年精品化趨勢及出海紅利明顯。據統計,2021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80.13億美元,同比增長16.59%,增幅顯著高於國內遊戲市場的6.4%。
長期來看,遊戲仍是值得期待的成長板塊,尤其對於具備研發實力與品類創新能力的廠商來説,海外移動遊戲市場仍處於紅利期,出海創收將成為公司業績重要驅動力,看好具備出海開拓實力的公司。
最後,不管行業如何卷,前路有多少挑戰,但我們至少可以暫且為明天的遊戲行業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