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公吿引發市場極大的關注!
4月7日晚,牧原股份發佈公吿表示,公司董事長秦英林、高級管理人員徐紹濤兩人賣出其所持有的部分或全部公司可轉債,上述交易行為構成短線交易,產生的收益金額均上繳公司。
8日一早,牧原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秦英林就收到了深交所發佈的監管函。秦英林作為牧原股份持股5%以上的股東、董事長兼總經理,於2021年8月25日買入牧原轉債3785.57萬張,成交均價100元/張,成交金額37.86億元;並於2022年2月17日賣出牧原轉債579.44萬張,成交均價115元/張,成交金額6.66億元。該交易構成《證券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短線交易。
截至午間收盤,牧原股份報53.83元/股,跌0.52%,總市值2864.87億元。
牧原股份表示,秦英林於2021年8月25日以100元/張,買入牧原轉債3785.57萬張,後於2022年2月17日以115元/張賣出579.44萬張,此次短線交易產生收益金額達8688.81萬元。徐紹濤於2021年8月25日以100元/張買入牧原轉債1798張,後於2022年2月15日以138.6元/張賣出1798張,此次短線交易產生收益金額達6.92萬元。
而對於構成短線交易背後的原因,牧原股份稱是秦英林、徐紹濤不具有短線交易的主觀故意,不存在利用短線交易謀求利益的目的。同時兩人也對這次行為導致的不良影響深表歉意,對廣大投資者致以誠懇的道歉,後續將嚴格遵守相關規定,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隨着豬肉價格的持續走低,牧原股份的業績開始下滑。
4月6日晚間,牧原股份發佈了2022年3月份生豬銷售簡報。其中,牧原股份銷售生豬598.6萬頭(其中仔豬銷售52.7萬頭),同比增長111.3%。銷售均價11.67元/公斤,同比下降49.72%。2022年1-3月份,該公司共銷售生豬1381.7萬頭。
根據公開信息指出,1-2月份生豬的完全成本在16元/公斤,如果出欄體重按照120公斤計算,1-2月份虧損34億元,去掉仔豬影響,虧損不低於32億元。
再考慮到3月份的飼料成本明顯高於1-2月份,所以3月份的完全成本低於16元/公斤的概率不大。如果按照出欄體重120公斤、完全成本16元/公斤計算,牧原股份3月份虧損31.1億元,去掉仔豬影響,虧損不低於30億元。
從以上數據分析,牧原股份第一季度虧損或在60億元以上,與2021年預計65億元-80億元淨利潤相比,業績出現明顯下滑。
2021年12月2日,上交所披露截至2021年11月30日商票持續逾期名單裏,其中含“牧原農牧有限公司”字樣的企業達30餘家,分佈於全國各地,如山東鄒平牧原農牧有限公司、遼寧阜新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等。根據統計,牧原股份旗下31家公司累計逾期發生額約為2125.73萬元,逾期餘額為1666.88萬元。
對此,牧原股份做出官方迴應,經公司核查,由於公司未及時收到部分持票人的有效提示付款申請,或持票人選擇的清算方式不符合銀行要求等原因,導致公司無法按時兑付商票。
12月6日晚間,牧原股份還發布公吿稱,截至11月30日,23家子公司已完成全部逾期商票的兑付,尚有9家子公司存在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兑匯票合計1707.27萬元;截至12月6日,公司9家子公司尚存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兑匯票合計755.98萬元。此外,牧原股份在當晚連發了32份公吿。12月7日晚間,牧原股份再發公吿稱,截至目前,前述9家子公司的755.98萬元商業承兑匯票已全部兑付完畢。
除了牧原股份以外,今年另有兩家公司公吿過相關人員短線交易可轉債。
3月23日卡倍億公吿,董事蔣振華於2022年3月22日賣出持有的公司可轉債“卡倍轉債”100張,該交易構成短線交易行為。蔣振華該次短線交易行為產生的收益為6987.45元,其已將獲利金額全數上交公司。
根據《關於可轉換公司債券適用短線交易相關規定的通知》的規定,可轉債屬於《證券法》規定的其他具有股權性質的證券,無論是否進入轉股期,均適用短線交易的相關規定。蔣振華於2022年1月5日通過原股東優先配售方式買入公司可轉債3221張,蔣振華將其所持公司可轉債在6個月內賣出的行為構成短線交易。截止目前,蔣振華未發生任何其他違規行為。
1月5日,杭叉集團公吿,公司總設計師金志號先生於2022年1月4日交易杭叉轉債時,因操作失誤導致賣出過程中將賣出操作成買入,誤買入杭叉轉債160張,構成短線交易。
金志號先生誤操作買入杭叉轉債數量為160張,按照“最高賣價減去最低買價”的方法計算,交易過程中2022年1月4日最低買入價格120.62元/張,同日最高賣出價格120.79元/張,即短線交易收益為27.20元,即(120.79元/張-120.62元/張)*160張。上述所得收益作為本次短線交易的獲利金額,金志號先生將全數上交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