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港股互聯網行業中報前瞻:中報符合預期,估值有望修復

摘要

  • 覆盤今年港股互聯網走勢

恆生科技在今年最大回撤超過了40%,可以用熊市來形容。其中呈現瞭如下特徵:1、去年漲的多的,今年跌的狠;2、新股、次新股下跌幅度更大;3、今年取得正收益的,大都是曾經經歷過大幅下跌的,預期較低的標的;4、教育股的全面潰敗。

究其原因,板塊去年的大幅上行,使得部分公司的短期估值過高;互聯網反壟斷的大幕拉開後,在併購、二選一、數據安全等諸多方面對互聯網公司的調查,快速拉低着投資者對板塊的風險偏好。

  • 下半年是板塊企穩,估值修復的時間窗口

我們認爲恆生科技有望在Q2季報開啓反彈的時間窗口。理由有四:1、回撤幅度已經相當巨大;2、中報預期並非繼續惡化;3、我們看好下半年的港股走勢;此外,在移動互聯網用戶發展放緩的現在,移動互聯網行業格局相對穩定,核心企業的競爭力比較明顯,反壟斷能夠讓市場變得更加的開放與公平,部分領域利用二選一所獲得競爭優勢雖然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但另一些企業也獲得了新的機會(如電商行業的二選一),這和行業發展初期其競爭格局尚未明晰是不同的。因此,加強監管並非是一個行業通輸的結局。

  • 中報業績前瞻

我們對重點公司的中報跟蹤,騰訊控股、美團、阿裏巴巴符合市場預期,網易、百度集團、金蝶國際超市場預期,快手、金山軟件略低於市場預期。

我們重點推薦騰訊控股、美團、網易、百度集團、金蝶國際、阿裏巴巴。

  • 風險提示

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經濟恢復低於預期,反壟斷對互聯網行業影響加劇。

互聯網行業市場表現

  • 今年是恆生科技的熊市

2021年以來,恆生科技下跌10%,大幅跑輸恆生指數(相對收益-13%),港股通指數(相對收益-15%),本地股(相對收益-21%),生物科技指數(相對收益-28%)。

如果僅是年初下跌至今,-10%的收益率稱不上熊市,然而,年初的火爆上行,春節前恆生科技取得了30%的收益率,再下跌至當下的-10%,相當於高點回撤40%,這樣的大幅回調,在港股核心資產中的歷史表現都是相當罕見的。

圖片

如果將恆生科技大約分成兩個陣營,互聯網與硬件,可以看出:

1、去年漲的多的,今年跌的狠。軟件股去年上漲中位數爲55%,今年下跌12%;硬件股去年上漲中位數爲37%,今年上漲5%;

2、新股、次新股下跌幅度更大。IPO往往使得投資者短期預期過高,導致了新發行的標的今年表現更差:如快手(-50%),京東健康(-33%),汽車之家(-31%),百度(-29%),萬國數據(-21%);

3、取得正收益的,大都是曾經經歷過大幅下跌的,預期較低的標的。如閱文集團(38%),衆安在線(31%),瑞聲科技(20%),聯想集團(10%),這更像是一種逆向投資的勝利;

4、教育股的全面潰敗。今年的教育股的下跌幅度是超乎想象的,典型標的如好未來(-73%),新東方(-65%),新東方在線(-71%),高途集團(-79%),它們大約都是腰斬之後再腰斬,目前尚未有止跌跡象。

當然,下跌的原因大體上可以歸結爲兩種:

1、板塊去年的大幅上行,使得部分公司的短期估值過高,如美團、金蝶、微盟、阿裏健康/京東健康等公司在高位時其估值都已經到達2023-2024年水平,伴隨着美債收益率的上行,投資人重新審視估值的合理性;

2、互聯網反壟斷的大幕拉開後,在併購、二選一、數據安全等諸多方面對互聯網公司的調查,快速拉低着投資者對板塊的風險偏好。

圖片

  • 下半年是板塊企穩、估值修復的時間窗口

我們認爲,下半年是恆生科技指數企穩反彈的時間窗口。理由有四:

1、回撤幅度已經相當巨大,從高點(+30%)回撤至低點(-13%),最大回撤高達43%,部分標的當下股價僅是高位的一半,教育股則是高點的1/4;

2、中報預期並非繼續惡化。由於這些互聯網企業在Q1大多有業績指引,如騰訊控股、阿裏巴巴、美團點評等,在Q1業績指引中都已聲明增加投資,降低全年的業績預期,2個月過去,該預期已經被市場充分吸收,因此,我們初步判斷中報互聯網板塊大多符合分析師最新預期,並未出現板塊性的低於預期的局面;

3、我們看好下半年的港股走勢。迄今爲止,恆指漲幅3%。隨着美債收益率從高位的回撤,全球流動性寬裕,而作爲港股核心資產中的恆生科技,較已經上漲較多的生物醫藥與紡織服裝(估值較高),和雖然下跌但依舊不便宜的消費(短期來看中報可能尚未形成拐點,如餐飲、博彩等),性價比在逐漸顯現;

4、行業格局保持相對穩定。在移動互聯網用戶發展放緩的現在,移動互聯網行業格局相對穩定,核心企業的競爭力比較明顯,反壟斷能夠讓市場變得更加的開放與公平,部分領域利用二選一所獲得競爭優勢雖然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但另一些企業也獲得了新的機會(如電商行業的二選一),這和行業發展初期其競爭格局尚未明晰是不同的。

部分重點公司中報前瞻

  • 騰訊控股(0700.HK)

騰訊將於8月18日發佈2021Q2財報,我們預計二季度實現營收1383億元,同比增長20%,低於彭博一致預期0.8%;預計實現Non-IFRS下淨利潤爲325億元,同比增長8%,低於彭博一致預期2.6%。

2021年以來,騰訊增加在企業服務及軟件、高工業化水準的遊戲及短視頻領域的投資,爲新一輪的成長蓄力。Non-IFRS下淨利潤增速放緩已在市場預期之內。我們認爲,投資期內應重點關注收入增速,淡化關注Non-IFRS下的淨利潤增速。

收入及利潤增速降低主要系公司在雲、短視頻及遊戲領域加大投入,爲長遠發展蓄能。我們的預期較彭博一致預期略低,主要是因爲Q1之後,部分分析師並未更新公司指引所致,但另一方面,市場卻快速的吸收了該結果。

金融危機之後,騰訊有五次大的回撤,幅度分別爲-26%,-24%,-19%,-40%,-32%,如果考慮2018年,除了版號停髮帶來的公司業績下滑,當時還有其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我們認爲本輪反壟斷對公司的影響應小於2018年(本輪公司收入增長,業績增長並未下滑)。

另外,2010年的回調始於網絡遊戲與網購監管,2014年的回調始於金融監管,2016年的回調始於競爭,2018年的回調始於遊戲監管,本輪迴調始於反壟斷監管。即,在大多數公司股價的回調誘因,往往是行業加強監管,投資人風險偏好下降所導致的,而每一次極致下跌又是一格新的上漲的起點。

圖片

我們依舊看好騰訊的長期表現,短期內估值已爲歷史較低水平,長期來看,手遊出海、視頻號均爲大級別驅動力。維持合理估值區間807-855港幣,繼續維持「買入」評級。

  • 網易(9999.HK)

2021Q2,我們預計網易實現營業收入209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高於彭博一致預期2pct;預計調整後歸母淨利潤44億元,高於彭博一致預期5%,同比下降16%,主要因投資收益變動和匯兌損益,剔除該影響後同比基本持平。收入及利潤增速降低主要系今年上半年無重要新品推出,及去年同期高基數。我們依舊看好網易的中長期表現,國內遊戲大概率持續穩健,下半年暗黑破壞神、哈利波特等重要新品有望上線。維持合理估值區間208-221港幣,維持「買入」評級。

  • 快手(1024.HK)

2021Q2,我們預計快手實現營業收入195.4億元,同比增長52%,超出彭博一致預期2.2%;預計調整後淨虧損爲31.1億元,淨虧損低於彭博一致預期22%。我們預期本季度銷售費率環比有所降低,主要系一季度春節活動營銷投入增長所致,短期內公司淨利潤可預測性不高,與銷售費率的波動相關度較大。考慮公司Q2用戶環比增速放緩,我們下調合理估值區間至200-210港幣。

  • 美團(3690.HK)

我們預計2021Q2收入413億元,低於彭博一致預期429億元。其中外賣業務預期收入234億元,高於彭博預期229億元;酒旅到店預期收入85億元,與彭博預期一致;新業務收入92億元,低於彭博一致預期113億元。2021Q2經營利潤預期爲-44億元,好於彭博預期的-48億元。我們維持「買入」評級,維持合理估值區間 356-380 港幣。

  • 阿裏巴巴(9988.HK)

預計2021Q2收入2121億元,高於彭博一致預期2117億元。其中核心商業預期收入1821億元,低於彭博預期1847億元;雲計算預期收入195億元,高於彭博預期170億元;新業務收入12億元,與彭博預期一致;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預期收入91億元。2021Q2預期經營利潤270億元,與彭博預期一致。維持予「買入」評級,維持合理估值區間265-295港幣。

  • 百度集團(9888.HK)

預計2021Q2收入313億元,高於彭博一致預期309億元。其中百度核心收入預期爲242億元,高於彭博一致預期233億元;愛奇藝收入預期74億元,與彭博預期一致。2021Q2經營利潤預期爲28億元,高於彭博一致預期24億元。維持「買入」評級,維持合理估值區間299-339港幣。

  • 金蝶國際(0268.HK)

預計上半年雲業務收入增速65%,全年雲業務收入增速52%,略高於市場預期;EAS上半年同比增長2%,全年同比增長持平,略高於市場預期;雲星瀚全年收入增速70%,到達3.2億元,略低於市場預期;預計公司全年總體收入43億元,同比增長29%,略超市場預期。

考慮到公司長期成長確定性較強,雲蒼穹在客戶中認可度逐漸提高,且龍頭優勢明顯;業務對國內的反壟斷及中美關係等政策性影響較小;我們小幅上調公司的合理估值區間至28-30港幣,維持「買入」評級。

  • 金山軟件(3888.HK)

上半年今日頭條發佈了CDN服務,雖然我們認爲它的切換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但降低了金山雲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預期,預計金山雲Q2增速將復甦到40%。遊戲方面,預計遊戲業務上半年增長15%,全年17%;金山辦公全年收入34.5億,同比增長52%,符合預期。

鑑於雲計算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我們下調了目標估值區間至55-60港幣,但考慮,目前股價僅包含了2022年30倍PE的金山辦公以及10倍PE的遊戲,以及現金,雲計算估值並未體現,因此我們認爲隨着金山雲內生增長及新業務、新客戶的發展,公司也將迎來估值修復,維持「買入」評級。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