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週末延續的漲勢看,BTC 在亞洲時段進一步上攻,刷新近一月高位,並逼近 7 月 14 日創下的歷史紀錄區間(主流媒體統計的峰值約 122,873–123,153 美元)。這意味著價格已經重回「新高帶」門口,技術位與心理位的共振使短線波動加劇。《經濟時報》與路透等多家媒體在 8 月 11 日至 12 日間均報導 BTC 上破 12 萬美元並靠近歷史新高的走勢。
基本面層面,近期美國政策訊號被視作直接催化。路透在 8 月 11 日的市場前瞻中提到,允許養老金配置加密資產的行政舉措提振了機構需求預期,帶動幣價再次逼近紀錄高位。另一方面,市場本週亦將迎來美國 CPI 通膨數據,若讀數支持年內降息的預期,將進一步放大風險資產的 Beta 彈性。
資金面上,現貨比特幣 ETF 的淨流入重啟同樣關鍵。第三方統計顯示,8 月上旬多日出現淨申購轉正,其中 8 月 8 日單日淨流入約 4.04 億美元(以 Farside 數據為據),為價格企穩回升提供「真金白銀」的背書。更長期的結構性訊號是 BlackRock 的 IBIT 資產規模在 7 月已越過 800 億美元,創下史上最快紀錄,反映傳統資金對配置比特幣的接受度提升。
除比特幣外,以太坊近期同樣維持強勢,多家媒體稱其站上多年高位區間。頭部資產的同步回暖,通常會帶動外圍資產與相關股票(礦企、交易平台、託管與做市商)情緒抬升,但在接近歷史高位的敏感區間,成交結構更偏向藍籌幣種,中長尾資產未必同步放大漲幅,分化會更明顯。
從盤面看,12 萬美元由「強阻力」轉向「第一支撐」的過程仍需時間確認;其上方的 12.3 萬美元歷史高點構成當下最直接的多空錨。若放量站穩 12 萬且伴隨 ETF 持續淨申購與宏觀利好,上沿區間可能拓展至 13–13.4 萬美元的技術目標;反之若數據與政策預期落空,回踩 11.5–11.8 萬美元的震盪也並不意外。《巴倫周刊》指出,若政策與資金面繼續協同,部分技術派將 13 萬美元以上視作下一目標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