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算力概念股持續走強,CPO、銅高速連接、PCB等方向領漲,大位科技、湖北廣電漲停,科華數據、華勤技術、工業富聯、英維克、銳捷網絡等走強。
ETF方面,算力相關ETF霸屏漲幅榜,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夏漲3.3%,國泰基金通信ETF、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寶分別漲3.03%和3%,創業板人工智能ETF南方漲2.99%,華夏基金5G通信ETF、銀華基金5GETF分別漲2.98%、2.93%。
消息面上,近日,工信部正式發佈《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明確到2026年建立算力互聯標準體系,推動全國公共算力資源標準化互聯,形成“一點接入、全算貫通”的算力互聯網。這一政策直接針對算力資源分散、調度效率低的痛點,通過統一標識、多級平臺建設,將大幅提升算力資源利用率,利好中科曙光、中際旭創等算力基建核心企業。
6月4日,國家能源局發佈通知,要求在能源資源豐富地區協同規劃算力與電力項目,探索“綠電聚合供應”模式,提高數據中心綠電佔比。這一政策既響應“雙碳”目標,又爲算力中心降低用電成本提供路徑,推動綠色算力產業鏈(如液冷服務器、光伏儲能)加速發展。
英偉達財報驗證AI算力高景氣。英偉達2026財年一季度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同比增長73%至391億美元,Blackwell芯片貢獻數據中心收入的70%。其業績超預期強化市場對AI算力需求的信心,直接帶動A股算力硬件(如GPU、光模塊)相關標的情緒。
英偉達CEO黃仁勳指出,AI推理的token生成量在一年內激增十倍,推理算力需求可能比訓練階段高100倍以上。
國際市場聯動效應,近兩日美股的AI板塊表現亮眼,6月4日英偉達市值重回全球第一,其支持的雲計算服務商CoreWeave股價創歷史新高。海外市場對算力需求的樂觀預期傳導至A股,形成聯動上漲。
算力巨頭合併引發算力板塊補漲預期,海光信息與中科曙光換股吸收合併的消息持續發酵,並最遲於6月9日復牌,市場對復牌後補漲預期強烈。兩者分別作爲國產CPU和服務器龍頭,合併後技術協同效應有望重塑國產算力競爭格局。
華西證券指出,全球AI算力需求持續攀升,帶動算力租賃行業成爲市場焦點。互聯網大廠算力需求旺盛,看好算力租賃。阿里巴巴集團官方表示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騰訊“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增加資本支出,並預計資本支出將佔收入的低兩位數百分比。”騰訊今年的Capex將達到千億級別。H20被禁,下遊客戶將轉向算力租賃和國產算力來滿足旺盛的算力需求。我們判斷阿里一季度資本開支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是H20芯片出口管制,因此看好算力租賃行業爆發。
目前A股與算力板塊相關ETF有多種,如通信ETF、5GETF、雲計算ETF和數據ETF等,其中CPO含量較高的是跟蹤國證人工智能指數的ETF。
規模角度來看,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寶最大,最新規模爲14.44億元,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夏次之,爲2.39%。
從費率角度來看,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夏費率最低,爲“0.15%+0.05%”,處於市場費率最低水平,人工智能ETF富國緊隨其後,爲“0.4%+0.05%”,該ETF處於待發行狀態。
天風證券表示,仍然看好AI行業作爲年度投資主線。整體上我們積極看好25年或成爲國內AI基礎設施競賽元年以及應用開花結果之年。中美AI均進展不斷,同時推理端持續推進。建議持續關注AI產業動態及AI應用的投資機會。海外線AI核心方向如光模塊&光器件、液冷等領域值得重視,持續核心推薦;國產算力線如國產服務器,交換機,AIDC、液冷等方向核心標的建議積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