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藥概念股一路高歌、市場情緒高漲之際,主營農藥業務的廣康生化也沾光成爲市場追捧的“黑馬”,短短五個交易日股價飆升68%。
然而,在股價剛創下上市以來新高的當口,公司一紙公告引發股價震動——股東集體出手減持,今日開盤公司股價應聲下挫,截止發稿跌超12%。
6月3日晚,廣康生化連發兩則公告,一條是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一條是特定股東減持。
根據公告披露信息,兩類股東計劃同步減持,減持原因均爲“自身資金需求”。
一方面,公司持股5.6757%股東共青城瑞宏凱銀壹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2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00%。
另一方面,共青城華拓至盈貳號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4家“華拓系”股東計劃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2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
兩波股東合計擬減持比例上限高達6%,減持股份均來源於首次公開發行(IPO)前的股份,剛剛解禁不久。此次也是解禁後首次有股東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股東的減持計劃宣佈得恰逢其時——廣康生化股價剛剛因“蹭熱點”翻倍上漲。從結果看,這波減持可謂踩點精確,這也使得市場質疑聲四起。
儘管減持理由被籠統歸結爲“自身資金需求”,但公告一出,市場立刻作出負面反饋。
資料顯示,廣康生化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主營農藥原藥、中間體及製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是廣東省內重要的國家定點農用化學品生產企業。公司於2023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
然而,上市後業績表現疲軟,2023年營收下滑25%,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下降68%和73%。2024年營收有所恢復同比大增46.15%,但扣非淨利潤繼續下滑11.45%。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5.16%,但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下降3%和9.6%。
在基本面並無明顯改善的背景下,近期的股價暴漲更多依賴市場對於“農藥+創新藥”疊加邏輯的炒作預期,而非公司自身經營質量的實質提升。
前十大股東中,2025年一季報顯示,蔡丹羣、蔡紹欣父子依然穩居前兩大股東,持股數量分別爲2582萬股和1568萬股,佔比分別爲34.89%和21.19%,未發生變化。
2024年年報中排名第10的“華泰證券資管-1號員工持股計劃”已退出前十大。取而代之的是張賽雯,新進成爲第10大股東,持股42.8萬股,佔比0.58%。
深圳市華拓至遠貳號投資企業和廣州佳誠十四號創投基金均在2024年減持,分別減持了13.79萬股和7.4萬股,佔比分別下滑0.1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