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考報名人數突破341.6萬、崗位競爭比達86:1的剛性需求催化下,中國職教市場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建設"的深刻轉型。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培訓等多場景應用,政策鼓勵推動教育領域技術變革。
如何積極把握行業趨勢,將AI帶來的生產力提升轉化爲企業內在價值躍遷,成爲當前我國職教行業內企業的關鍵命題。
4月2日,粉筆"智啓未來 即刻進化"AI新品線上發佈會舉行,在發佈會上,粉筆推出了AI刷題系統班。
據介紹,該產品搭載全新升級的粉筆AI老師2.0,數字人導師全程伴學,具備深度思考能力,採用啓發式答疑交互,實現了AI老師從"被動應答"到"主動引導"的躍遷。
目前,對AI技術投入已持續給粉筆發展帶來增量。近期,公司發佈2024年財報,營收27.9億元,淨利潤2.4億元,同比增長27%。
對比公考培訓市場另外兩家的利潤表現來看,粉筆這份實現持續盈利的成績單,不僅驗證了"AI+職教"的商業潛力,也說明瞭粉筆正用AI技術變量重塑產業競爭格局。
持續盈利背後,AI賦能取得顯著成效
粉筆在業績方面表現亮眼並非一時,上市以來,公司已連續多份財報淨利潤增長速度超過兩位數。
財報中引起筆者重點關注的是,粉筆的毛利率從2023年的52.0%提升至2024年的52.5%,淨利率從2023年6.2%提升至2024年8.6%。
儘管去年行業受到事業單位考試錯期影響有所承壓,但粉筆依然用較高的盈利質量說明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而取得上述成績主要得益於粉筆對AI技術的持續投入和應用,搭建起盈利增長的核心引擎。
去年粉筆推出自主研發的首個專注於職教行業的垂域大模型,後續還引入DeepSeek,以低算力成本部署大模型,推動其自研垂域大模型性能進一步釋放。另據官方透露,今年粉筆的垂域大模型PRO深度推理能力上線。
數據驗證了粉筆垂域大模型的實力。根據內部測評,在題目答疑場景,粉筆自研垂域大模型在言語、判斷推理、常識、資料分析等科目中的跑分表現均優於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
衆所周知,DeepSeek的推理能力相當強大,但存在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常常會一本正經地給出錯誤信息,它無法自行校對給出的結果是對還是錯。
結合大模型的構成要素來看,高質量的數據是助力AI訓練與調優的關鍵,而行業數據往往又是私域數據,質量越高,AI大模型的能力將越高。
粉筆短時間內提升AI深度思考推理能力,可見其在職教垂直領域的經驗積累。這也意味着,對比行業競對,粉筆在AI能力上具備差異化優勢,有望賦能自身產品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進一步來看,在其加持下,爲粉筆帶來的成本節約效應和效率優化將會凸顯,因而也會爲公司創造更高的盈利水平。
可以看到,基於對AI技術的轉化應用,去年至今,公司陸續發佈粉筆AI老師、精品面試AI點評、AI刷題系統班產品,商業化路徑愈發清晰。三款產品分別抓住了用戶對高頻場景、剛需場景、系統提升的學習需求,採取了多元化的收費機制,分層滿足了用戶的全生命週期需求。
比如AI刷題系統班,整合粉筆全平臺優質學習資源,創新性的通過捕捉不同用戶的個體學習行爲,引入粉筆自研垂域大模型底層支持,AI通過連續追問啓發引導深度思考,構建"以學習者爲中心"的自主學習生態。AI刷題系統班可以動態規劃用戶當下最適合的學習任務進行專項提升,AI老師智能制定"最優學習路徑",用戶無需面對決策困難,由此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
因此,通過AI技術強化產品服務能力,有望給公司活躍用戶、用戶留存率和付費轉化率提升帶來堅實的基礎。長期來看,粉筆將繼續保持可持續增長,盈利空間得到不斷拓寬。
粉筆總裁魏亮也透露,接下來,分別將以每年30%的增速加碼AI研發投入,聯合頂尖機構共建教育大模型實驗室,打造具備"診斷-預測-進化"能力的智慧教育中樞。這或許預示着粉筆的職教企業身份將升維,向技術提供商進化,涉足千億級別的智慧教育市場。
綜上可以期待,基於自研垂域大模型,粉筆未來將實現更多的技術跨越和產品創新,從而鞏固自身競爭壁壘,相較於行業內傳統職教以及注重通用AI大模型的玩家,形成技術代際差。
用戶粘性繼續增強,OMO模式協同發力
在深耕技術的基礎上,粉筆得以在用戶體驗、經營效率等多個層面突破,構建起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
財報顯示,2024年,粉筆月平均活躍用戶數914萬。另外,據官方透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粉筆已累計註冊用戶7274萬。
具體到AI產品上,截至目前,粉筆AI老師粉筆頭累計會話量達到4000萬次,日活最高達22萬次,用戶功能滿意度達到4.92分。粉筆面試AI老師已經服務13萬學員,完成40萬次點評,無論是響應速度還是滿意度都受到了學員的認可。
這意味着,AI技術持續增強了用戶口碑,提升了獲客效率,在行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粉筆的市場份額仍取得進一步提升。
2024年,粉筆模考大賽共舉辦44季,累計參與報名人次超過878萬。AI面試模考大賽上線一週,報名人次突破4.3萬,截至2025年3月初,單日峯值數報名人次達3.5萬。可見粉筆內部強大的用戶粘性,這給公司收入增長提供了充足的確定性。
同時,粉筆堅持OMO模式所帶來的線上線下渠道協同,實現了較好的規模化經濟,是公司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線學習產品、大班課、小班課及專項課及推廣課分別實現收入1.06億元、5.08億元、16.87億元及3940萬元,約佔總收入的3.8%、18.2%、60.5%及1.4%。收入來源多元化,其中,小班課是主要驅動力,帶來持續穩定的現金流。
過去幾年,粉筆通過在線產品和精品班課程,積累了良好的用戶口碑,而後續通過推進OMO模式並持續深化,讓用戶口碑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不斷貢獻業績增長。
如今在AI技術加持下,OMO模式加速智能化發展,不斷進化,粉筆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同時用戶也更加願意爲高品質的小班課"買單"。加上OMO模式連通線上線下,能夠有效地轉化粉筆龐大的線上用戶流量,由此高客單價的小班課滲透率不斷提高,顯著帶動粉筆的盈利能力增強。
政策紅利和技術革命共振,成長潛力可期
站在價值投資的角度看,從宏觀政策、行業趨勢以及公司基本面自上而下分析,粉筆展現出一條清晰的價值增長路徑。
在政策端,粉筆正處於多重利好交匯點。去年至今,教育部正式啓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國務院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旨在培育壯大以數字教育這一新模式爲典型的新型消費,更是爲AI教育行業的高效有序發展注入新動能。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中提到,明確要求以教育數字化開闢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促進AI助力教育變革。可見,粉筆對於AI技術的深耕和政策導向存在着一定的適配,也意味着粉筆有望盡享政策紅利。
進一步從行業趨勢看,職教先後經歷過四個階段:1.0是傳統線下教育,2.0是線上教育,3.0來到線下線上結合,如今4.0是AI技術應用。每個階段都是職教行業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的一次跨越,也將帶來潛在的市場機遇,行業內玩家座次可能因此重新排序。劣質同質化競爭的玩家可能會加速掉隊,只有產品服務具備更高附加價值的玩家纔有望勝出。
聚焦到粉筆的基本面來看,AI技術應用已爲公司帶來了顯著的提質降本,2024年盈利能力保持攀升,收入成本同比降低8.7%至13.3億元。
現金流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賬上現金及等價物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由去年同期的6.7億元增加至9.5億元。可見粉筆有足夠的實力抵禦市場波動,維持研發投入,也反映出其具備較強的造血能力。
按照粉筆此前計劃,將在2024年5月13日至2025年5月12日期間在公開市場上購回價值總額不超過3億港元的股份。報告期內,粉筆以總價值約2.5億港元回購合共6506萬股份。粉筆對自身長期增長前景,具備相當充足的信心。
所以,粉筆有了政策加持,疊加自身牢固的基本盤、用戶生態以及前瞻的技術佈局,未來資本市場上實現價值增長,會是大概率事件。
結語:
今年以來,以DeepSeek爲開端掀起了中國AI技術浪潮,中國科技資產迎來了價值"重估時刻",對港股市場相關投資標的帶來了積極影響。
市場普遍認爲,因科技、數字化、人工智能而收穫增長動能的中國企業,將獲得國際投資者持續看好。在AI賦能下,職教會是順應上述投資邏輯的行業之一。
而粉筆作爲職教行業頭部玩家,利潤持續增長、更低的經營風險、領先的用戶規模以及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無疑會讓這家公司成爲這輪投資浪潮中,被投資者高度關注的優質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