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電子價籤第一股”漢朔科技即將開啓創業板申購,標誌着這家零售數字化領域領導者正式邁向資本市場。
作爲新“國九條”發佈後創業板的首單上會企業,漢朔科技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三次關鍵的躍遷
初創階段(2012-2014年):漢朔科技的故事始於2012年浙江嘉興的一間辦公室——創始人侯世國帶着技術團隊,將電子價籤這個看似微小的硬件,打造成了撬動零售數字化的支點。
當2013年首代商用產品問世時,國內市場電子價籤產品幾乎處於空白狀態,漢朔卻已同步開發單門店管理系統,構建起價格變動與庫存數據的實時聯動通道,悄然鋪設數字化基礎設施。
國際化拓展(2014-2017年):2014年,這家中國硬科技企業開始實施“走出去”戰略,組建團隊開拓境外市場,逐步在歐洲、亞太等地區建立業務佈局。
快速發展與創新(2017年至今):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出多款創新產品,如Nebular、Polaris等電子價籤系列,並與微軟等國際巨頭達成合作,推出基於Azure雲平臺的SaaS服務,進一步體現出漢朔科技作爲零售行業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創新發展。
圖:公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格隆彙整理
藏在價籤里的技術革命
這片不足手掌大小的電子價籤,實則是物聯網技術的微型試驗場。
漢朔自主研發的HiLPC協議通過動態喚醒、協同跳頻、精準定位等智能算法,構建起抗幹擾性強、併發量高的動態網絡架構。最新一代協議實現單門店部署數百臺蜂窩基站,單基站每小時更新60,000片電子價籤的吞吐能力,在併發量上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此外,其開發的電子價籤管理系統採用高可用負載均衡技術,將密集區域設備智能分配至周邊基站,使多基站同步更新效率提升80%;All-Star物聯網平臺則以模塊化架構打通零售企業設備管理、數據運營的全鏈路,破解傳統系統的信息孤島難題。
而公司的產品迭代始終緊扣零售業進化脈搏:2020年推出的Nebular系列,搭載 ESL 專用 SiP 芯片與新型工業級柔性電池,突破冷藏場景限制;2023年Polaris系列的多色顯示模組,使顯示效果與屏佔比得到大幅提升,支持客戶結合運用場景自主選擇鏡片設計,在新增可更換電池設計同時亦兼顧了產品尺寸的輕薄。目前漢朔科技產品的矩陣已覆蓋40餘款電子價籤,系統軟件迭代超20次,構建起從價簽到AI貨架監控的完整生態。
技術沉澱最終轉化爲行業話語權。漢朔將實戰經驗轉化爲行業標準——公司作爲主要單位參與了國家標準計劃《物聯網電子價籤系統總體要求》的編寫。
年複合增長率52.99%
零售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行業正在創新中煥發新生。
隨着物聯網、AI技術的深度整合,零售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從最初實現"人、貨、場"數字化聯動的核心抓手,逐步向智慧辦公、工業物流等領域延伸,開闢出多元化增長路徑。
更深的技術穿透力正在激活下遊行業的需求。電子價籤行業的增長受雙重引擎驅動:全球零售市場規模持續擴張與數字化滲透率提升的共振。2017-2023年間,電子價籤行業規模從28億元增長至16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4.9%。據CINNO預測,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349億元,未來五年仍將保持13.2%的複合增速,顯著高於傳統零售技術服務領域。
資料來源:公司招股書
在國內市場,漢朔科技以62%的市場份額確立絕對領先地位。面對全球市場,漢朔科技已覆蓋50餘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400家客戶。通過在歐洲、北美、亞太建立本地化服務網絡,公司2023年斬獲全球28%的市場份額,躋身全球前三。
市場地位的強勢轉化爲上揚的成長曲線。2021-202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從16.13億元躍至37.7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52.99%;歸母淨利潤從-660萬元扭轉爲6.78億元,展現從規模擴張到盈利質量提升的跨越。未分配利潤從-1.13億元到6.94億元的逆轉,更揭示出經營效率質變,規模效應開始釋放。
漢朔科技登陸創業板之際,全球端側AI領域正迎來DeepSeek引發的技術範式變革。
作爲開源大模型領域的突破者,DeepSeek通過算法創新與模型壓縮技術,顯著降低了端側部署門檻,其動態激活機制與低功耗設計爲智能終端提供了輕量化AI解決方案。
新的技術演進,或從底層技術架構重構零售數字化生態,或將推動零售數字化從設備聯網階段向智能決策階段躍遷,進一步釋放AIoT與邊緣計算結合的增量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