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接連回調之際,知名私募基金經理林園又現身了。
作為二級市場平穩穿越多輪牛熊的投資者,林園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其投資策略也時常被效仿。然而,林園近幾年的公開持倉也少有出現。如今,林園“走進”的這家公司,其是否持有呢?林園又是怎麼應對現在市場疲軟的狀況的呢?
市場持續回調
近期,A股市場持續承壓,不少龍頭股、白馬股進入調整模式。如8月12日披露半年報的糧油龍頭,或是受業績下滑因素影響,公司股價在次一交易日(8月14日)即大跌超10%。在此之後,多家機構隨即扎堆“湧入”這家公司。據公吿,8月15日,80餘家國內外投資機構現身這家糧油龍頭的機構調研名單,其中不乏知名投資者的身影,如林園旗下的林園投資就是其中之一(見圖1)。
林園投資今年以來現身機構調研的次數並不多,但對這家糧油龍頭尤為關注。據Wind統計顯示,林園今年以來共有4次現身機構調研,其中有3次的對象均是這家糧油龍頭。然而,不僅是今年,在2021年和2022年這家糧油龍頭也是林園投資重點關注的對象(見圖2)。
這家糧油龍頭也曾是林園公開的持倉之一。據梳理,公司是在2020年底登陸創業板的,2020年四季度末林園旗下的相關產品即進入了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直至2021四季度末才全部退出。林園為什麼會如此看重這家糧油龍頭?林園今年曾公開表示,糧油是剛需,而其投資策略就是“逐步把這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掃一遍’”。同時,林園坦言,“這個(糧油)板塊關係到民生,什麼時候都有機會。”此外,這家糧油龍頭還有預製菜等業務,而林園對預製菜的觀點是,一直關注。“方便食品拿回來簡單加工就可以了,很適合現在的年輕人。當然和收入也有關係,過去人們收入低,只能自己買點小菜自己做,現在這個(預製菜)需求一定是會逐步增大的,很多飯館也都在做。但預製菜的競爭目前才剛剛開始,最後誰能跑出來,還需要時間去驗證。”那麼,林園還持有這家糧油龍頭嗎?林園旗下部分基金產品披露的持倉數據顯示,其或仍持有這家糧油龍頭。如林園投資8號今年5月的月度管理報吿顯示,截至5月底,其持有農林牧漁行業的市值佔比達13.70%(見圖3),而這家糧油龍頭就是農林牧漁行業的代表之一,目前其總市值在農林牧漁行業排第二。
不僅如此,在今年5月30日,這家糧油龍頭召開了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眾多投資者除了關注公司相關議案外,也在關注公司重量級股東情況。如在全景網-互動平台就有投資者向公司提問,“請問30號股東大會林園參加了嗎?”對此,公司方面回覆稱,“林園先生參加了公司5月30日的年度股東大會。”這意味着,林園仍持有這家糧油龍頭,但公司今年二季度末的持倉數據顯示,林園投資仍未進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在這家糧油龍頭之外,林園及旗下林園投資在今年二季度期間還參與了多家公司的股東大會。
如據報道,5月10日,林園投資現身太極集團的股東大會,在會上,林園投資還詢問了公司經營現金流大幅增長的具體原因以及對非主業資產的處置。對此,太極集團方面回覆稱,“(經營現金流大幅增長)主要是隨銷售規模增長回款增加,年末暢銷產品供不應求、收到大額預收貨款。至於非主業資產處置,會按照程序儘快進行。”
5月19日,林園現身以嶺藥業的股東大會;
5月22日,林園現身賽力斯的股東大會,並表示看好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對車企發展的助推利好;
5月26日,6月13日,林園分別現身白酒龍頭五糧液和貴州茅台的股東大會,並均對兩家公司提出進一步提高分紅率的建議;
6月15日,在片仔癀的股東大會現場,片仔癀已為林園準備了人名牌,不過,林園並未現身。據瞭解,林園當天是去了另一家中藥公司的股東大會。
……
整體來看,林園及旗下林園投資現身的公司多屬於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行業,而這與林園一直倡導的“嘴巴經濟”路線高度吻合。如在今年3月, 林園曾公開表示,投資一定是要結合過去的數據去研究未來,“嘴巴”真正的含義其實就是剛需、必須。“人口老齡化催生了我們這一代人,約4億人的活命、保命消費。我們只需要確定兩個因素,一是人類的平均壽命未來30年會不會減少?二是70歲的人在健康上的消費是不是會比68歲的人多?很顯然,這兩個因素是確定的。所以長遠來説,我們就投資這4億人的消費。”
林園進一步解釋稱,“另外我們可以看到,當前新生兒數量正在下降,如果不採取措施,人口總數也會下降。無論怎樣的高科技,都需要人去消費,如果沒有人,投資什麼都是毫無意義的。所以,當下只有這4億人的保命消費是我們能夠看到的確定性最高的投資,那長期我們就投資這些領域。”
在今年6月,林園再次公開表示看好這兩個領域,如在醫藥方面,林園表示,“我們認為,自2015年以後,什麼時候投資醫藥板塊都是好的介入時機,特別是投資與養老有關係的細分領域。我們對比日本過去30年甚至40年醫藥公司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中國的醫藥企業的發展還早得很,相比來説,可能還是個嬰兒。”
此外,隨着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林園的最新佈局情況也在陸續公開。從標的屬性來看,以可轉換公司債券(可轉債)居多,如截至8月25日,林園投資旗下相關產品已現身正裕轉債、迪貝轉債和翔港轉債等(見附表)。
相比過去幾年,林園今年的公開持倉要增多不少,主要原因或是其對未來並不悲觀。
在今年5月初,市場也曾迎來一定程度的調整,林園針對此次調整曾公開指出,“現在股市的趨勢確實不是很好,一直在下跌。但我們判斷,現在的市場還處於牛市初期,指數並沒有跌破5年的低點,而指數在一定範圍內升升跌跌就是這個階段最為典型的特徵。”
同時,林園表示,“我們是長期看好中國經濟的,因為其在未來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在過去商品短缺的年代,印一點鈔票就會引起通脹,現在卻是產能過剩,就是商品供過於求,印一點鈔票也問題不大。並且國家應該也會採取一些配套的措施,不會對經濟造成太大的傷害。”
“我們認為,市場現在的估值處於近幾年的相對低位。同時,現在的市場肯定不是‘夏天’,‘夏天’代表市場熱的時候,而現在A股大多數人都是虧錢的。基於這樣的情況,我們覺得現在已經屬於令人興奮的狀態,是可以有一些買入行為的。機會是留給樂觀的人的,我個人就是非常樂觀的。”林園如是説。
那麼,林園在調整的市場中是怎麼做的?
在林園投資今年5月的月度管理報吿中,林園表示,“1.我們投資方向依然是‘和嘴巴有關’的優質消費類公司;2.重倉行業是食品飲料、醫藥以及債券等;3.我們保持對未來的樂觀。”
林園認為,應對市場回調中的關鍵詞是:定力。林園表示,“今年疲軟行情容易讓人的信念產生動搖,這讓我想到10年前投資的一個企業,在近1年裏股價才開始發力,算上分紅我們總收益一下子變得不錯。如何做到合適的、甚至低估的價格買入好公司?那一定要經歷等待。”
林園進一步表示,“同樣的道理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問過巴菲特:您的投資邏輯如此簡單,為什麼很少有人做到?巴菲特回答到: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短期的市場波動不會影響我們長期的觀點。我們努力通過組合配置讓收益和回撤達到平衡;當安全墊足夠豐厚的時候我們會尊重和順應股市波動的規律”
其實,在去年9月市場也曾深度回調,林園的應對策略基本也是如此。此外,林園認為,還有兩個關鍵詞需要注意,即懂、理性。
林園解釋稱,“‘懂’,作為長期價值投資者,我們關注的核心是‘買股票就是買企業’,我們是不是真正懂這些企業,有沒有影響企業長期發展的問題被我們忽略,企業的商業模式、經營文化的護城河是不是穩固和擴寬,當我們真正懂企業,就安心做個股東,剩下的交給時間;”
“‘理性’,高點是樂觀者的瘋狂,低點是悲觀者的恐懼;我們要做個理性的人,保持耐心,不要貪婪;我們只需要富一次,寧可錯過,不要做錯;我們要理解正確的事都是困難的。”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