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可能來到了質變和躍遷的時刻。
7月28日,國務院任命原中國聯通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烈宏為國家數據局局長。國家數據局迎來首任局長,不僅意味着頂層設計的進一步完善,還正式標誌着國家數據局開始進入實質性運行階段。
數據要素市場正面臨從0到1的重大拐點,“數字經濟新時代”正在加速拉開帷幕。
數以十萬億計的黃金賽道
自《“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在2025年初步建立數據要素市場體系”以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數據二十條等數據要素的相關政策頻頻落地,加速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制度和頂層設計不斷完善。
今年以來,數據要素的政策東風更為強勁。
3月,國家數據局組建,成為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重要一環。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國家數據局的成立既體現了政府對數據發展的高度重視,也表明了政府希望通過確保數據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隨着數據局局長官宣,數據局高層人員已基本就位,數據局開始進入實質性運行階段。
從頂層設計可以看出,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勢在必行;地方積極響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等地的數據要素政策文件密集發佈。7月4日,深圳出台《數據產權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對數據確權的全流程作出了全面指引。 7月5日,北京市發佈《關於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進一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實施意見》,涉及20項具體任務,提出力爭到2030年,全市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2000億元;7月21日,廣州市發佈《廣州市公共數據數據條例》,明確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數據權益保護、數據流通應用、數據安全市人民公共數據運授權 政府 營機構保障及監督管理等數據管理活動流程及要求。
同時,在要素市場組織架構已經完備的背景下,各地加速佈局地方性數據集團和數據交易平台。截至目前,全國已成立48家數據交易機構,深圳數據交易所自成立以來已推出了1500多個數據產品。
自此,萬事俱備,東風也已來。數據要素全國統一大市場初見雛形,數據要素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不難看出,下半年以來,我們正在跑步進入數據要素政策加速催化期。這有望從源頭加快商業化應用落地,高達十萬億的新市場正在加速拉開帷幕。據國家發改委專家初步測算,全國企業數據要素支出規模約為3.3萬億元;如果考慮數據資產評估、質押、融資等衍生市場,整體規模可能超過30萬億元。
時代賦予的黃金機遇一觸即發,具備前瞻眼光的科技公司已正紛紛搶灘。投資者可以從各公司的半年報中管中窺豹,看到百花齊放的探索。
比如從易華錄剛發佈的半年報中可以看到,公司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易華錄是央企序列中的數商代表,自然往往被當作數據要素市場實踐者的重要觀察樣本。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浪潮迭起
數據要素市場由兩級市場體系構成。一級市場強調政府管理機制,要構建公共數據運營組織,推動實現公共數據的分級、分類管理;二級市場強調建立健全市場監管和各項保障正當競爭的制度,聚焦市場供求關係及其自身價值決定數據要素價格。不同的市場層級承載着不同形態的數據要素——一級市場承載原始數據和脱敏數據這兩種原生數據;二級市場依託原生數據開發的數據產品和服務,承載模型化數據和人工智能數據兩種衍生數據。
不難看出,一級市場的核心是“公共數據”。
公共數據,是指政務部門、公益事業單位以及供水、供電、供氣、公共交通等公用企業在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收集、產生的各類數據及其衍生數據。公共數據佔據全社會數據資源總量的80%左右,是我國數據的主要組成部分。
過去,公共數據是“禁區”,現在政策指出公共數據可以有償有條件使用。從“十四五”規劃提出“開展政府數據授權運營試點”,到“數據二十條”單獨成段對公共數據授權展開論述,在相關框架的指引下,北京、杭州、濟南、長沙紛紛試水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地方數據授權運營浪潮拉開序幕。
其中,以易華錄為代表的數據一級開發商與地方政府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地方政府向易華錄旗下的合資公司提供地方數據運營權,合資公司所建設的通道或平台扮演類似數交所的角色,公司對數據資源進行清洗、標註、編目、脱敏等處理工作,以達到政務及公共數據可用不可見的目的,以在數據不出域的條件下向數商安全開放。
以該模式為基礎,易華錄發揮自身優勢,藉助易數工場上構建了廣泛的數商聯盟體系。公司聯合聯盟成員研發了商保大數據、電子展業地圖等數據產品,同時開拓了人地、產業招商、普惠金融、衞生健康、交通運輸等運營科目,為客户輸出數據產品及服務。
相關政策利好落地與政企積極探索,正極大地激發公共數據巨大的產業價值和市場潛力。中信證券研究所指出,由於公共數據數量大、價值高且政府掌控性強,預計將成為數據資源開發的重點。據麥肯錫測算,我國公共數據具有的潛在開放價值為10萬億元-15萬億元。
數據一級開發央企格局初現
正如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在數據要素市場的新發展階段,我們可以看到機會中隱藏着挑戰。
其中,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與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安全開放,是貫穿公共數據價值釋放始終的難題。這要求承擔公共數據領域中原始數據和脱敏數據開發任務的數據要素一級開發商,既要有較強的數據開發利用技術能力,還要有較高的政治站位和隱私安全保護能力。因此,行業專業指出,數據要素一級開發領域將以國央企為主導,由國央企肩負起重任。
截至目前,在央企序列中介入公共數據運營開發的企業屈指可數。去年12月,中國電子成立中國電子數據產業集團,探索數據要素制度、共建數據運營平台、共同運營治理數據;運營商兼具數據供應商和數據服務商屬性,已佈局數據要素運營在內的多個數據要素環節,大數據業務已成為運營商增收新動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4月,作為國家軍工電子的主力軍,網信事業的國家隊,國家戰略的科技力量的中國電科,啟動了對易華錄實際控制人華錄集團的合併。此次重組是繼黨的二十大以來中國寶武與中鋼集團的戰略重組後,第二組央企集團層面的重組整合。由此可見,當前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以及三大運營商為代表的數據要素國家隊陣營正在形成,萬億數據要素市場的龍頭企業小荷才露尖尖角。
市場普遍認為,中國電科與華錄集團兩大央企的順利重組毫無懸念。易華錄是華錄集團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也是國內較早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業務的國家級數商。重組完成後,易華錄將把自身在數據要素中的能力融入中國電科的大平台中,併成為中國電科實現數據要素戰略使命的關鍵力量。
易華錄具備顯著的競爭優勢,為其抓住數據要素時代黃金機遇奠定了基礎:作為央企序列中數字經濟國家隊,易華錄具備天然的政治站位優勢;通過深耕行業多年,易華錄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方面擁有深厚技術儲備,具備技術先發優勢;公司通過積極創新探索,打通了數據要素流動和利用的“收、存、治、用、易”全生命週期服務,具備Know-How知識壁壘;在上一階段,易華錄在全國佈局廣泛覆蓋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數據湖,具備天然的下游客户優勢。
截至目前,易華錄在全國運營了25個數據湖,覆蓋了“東數西算”工程8個國家樞紐節點中的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粵港澳、寧夏、貴州6個部分,為政府客户管理數據資產、實現數據要素優化配置提供可靠載體。這十分有利於易華錄在新階段與地方政府合作開放公共數據。
易華錄的相關業務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全國首個“易數工場”由易華錄在撫州完成落地,易華錄在開封、徐州、株洲和撫州4個城市佈局的數據湖項目公司亦均獲得當地政務數據治理運營授權,並且已參與國家北斗數據和遙感數據的授權運營。根據產業調研的結果,基於安全等因素的考慮,授權的公司很可能會限制在極小的數量,這意味着授權具備一定的排他性,這將進一步夯實易華錄領先的市場地位。
可以説,公司已從主要服務地方政府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商,轉型成為較為成熟的數據資產化服務提供商。
持續跑馬圈地
憑藉着前瞻性佈局,易華錄持續開拓創新,跑馬圈地。除了數據資產運營業務,“易數工場”還集數據登記確權、數據融通交易與數據資產評估幾大核心業務於一身;除了為“政務數據授權運營”提供支撐,易華錄還致力於數交所綜合數據運營服務,探索區域數據要素市場建設。
隨着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數據交易已正式切換至“場景+數據+算法”的三維整合模式,並對數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易華錄依託“前店後廠”理念,研發數據開放實驗室,為數據產品超市提供“合規高效的造血能力”;並創新性地採用“類銀行”模式打造“易數工場”產品,構建數據要素基礎設施。因此,易華錄能天然地高效撮合數據交易,並與數據交易所產生較強的協同效應。
截至上半年,全國各地由政府發起、主導或批覆的數據交易所達到44家。其中,易數工場已與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上海數據交易所、廣州數據交易所、深圳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雄安數據交易中心等10餘家數交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司還積極參與鄭州數據交易中心籌建,共同構建完善數據交易體制機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深圳數據交易所全國首推數據商分級分類,設定生態級、核心級、戰略級三級數據商認證合作及四級風險評級策略,並還彙集認證數據商184家,其中戰略級數據商僅有13家,易華錄就在其列。同時,易華錄還獲得了貴州大數據交易所頒發“優秀數據商”證書,其“易數工場”數據要素資產化服務與管理平台”獲得2023數據交易商業模式十大優秀案例。
根據多個數據交易所披露的數據,頭部的數據交易所交易規模已達到億元至十億元級別,且呈現出指數性爆發式增長。如此的繁華氣象離不開易華錄等數商的成果。易華錄已經入駐並上架數據服務至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上海數據交易所、廣州數據交易所、深圳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等 10 餘家數據交易平台,並已產生部分撮合交易收入。目前,公司上架數據服務及數據產品40餘款,囊括三農、人地核驗、車輛核驗等特色優質數據。
易華錄在數據要素市場的探索成果,用“輕舟已過萬重山”形容十分貼切。目前公司還在不停地作出創新性探索,推動行業發展。一方面,易華錄不斷夯實底層理論實力,以更好支持上層建築。近期,公司作為總牽頭單位之一參與國資委《中央企業數據要素確認授權機制、權益保護模式及產權制度和市場體系研究》課題。該課題將圍繞數據要素確權授權、權益保護、市場體系、資產管理、合規標準化五大領域,提升數據要素關鍵能力。8月初,易華錄還聯合聯通數科和信通院協辦了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主辦的首期“央企數據要素體系建設關鍵能力工作坊”,圍繞數據要素確權授權、權益保護、市場體系、資產管理、合規標準化五大領域,提升央企數據要素關鍵能力。
另一方面,公司正在積極完善數據要素全生命週期服務,延伸大數據產業價值。如公司推出“易數工場2.0”,依託自研數據沙箱、隱私計算、易鏈等技術,構建登記確權、安全用數、運營服務、合規監管四大業務板塊,進一步為“政務數據授權運營”及“數交所綜合數據運營”兩大模式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此外,公司加快在數據資產評估服務業務方面的試點,公司與中評協共同完成的《中國資產評估協會重大研究課題-數據資產評估技術方法研究》為數據價值評估制度和標準奠定了基礎;牽頭河南省工信廳的全省龍頭企業數據資產評估試點工作;參與編制青島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指導的全國首個“數據資產價值與收益分配評價模型”標準。
新型舉國體制下,數字中國建設有望提速,驅動數據要素市場進入爆發增長期。從來只有迅速響應的科技龍頭,才能領跑黃金時代。
易華錄能否繼續保持領先?市場可以持續保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