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環球一覽 | 歐美央行相繼放“鷹”!歐美股市下跌,納指重挫逾3%,中概股審計有新進展
格隆匯 12-16 08:10

繼美聯儲放“鷹”之後,歐洲央行也堅持“鷹”派立場。

受此影響,歐美股市表現不佳。納指跌超3%,道指跌2.25%,創三個月最大跌幅,標普500指數跌2.49%。

大型科技股普跌,奈飛跌幅一度超過9%,蘋果、谷歌均跌超4%,亞馬遜、微軟跌超3%。而開盤跌3%的特斯拉收漲近0.6%,扭轉三日連跌之勢、脱離將近兩年來低谷。被高盛因擔心高庫存水平和內存需求放緩而將評級從中性降至賣出後,西部數據跌10%,英偉達跌超4%,英特爾跌近4%,AMD跌超3%。

在中美跨境審計監管合作傳出新消息後,中概股盤初曾逆市走高,隨後回落,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超2%。嗶哩嗶哩跌逾8%,阿里巴巴跌超5%,百度、富途控股、每日優鮮跌超4%,騰訊音樂、京東、拼多多跌超3%。

歐股方面,德國DAX30指數週四收跌3.28%,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92%,法國CAC40指數跌3.09%,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3.56%,西班牙IBEX35指數跌1.72%,意大利富時MIB指數跌3.45%。

歐美央行繼續“鷹”

此前一天,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並暗示計劃到明年春季都會加息,以抗擊高通脹。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警吿稱,加息還有一段路要走,抗擊通脹的戰鬥並未取得勝利。

隨後,歐央行也為市場“潑一盆冷水”。歐洲央行如期加息50個基點,不過有知情人士透露,超過三分之一歐洲央行官員支持加息75基點。在對更大幅加息的利弊進行一番辯論後,最終達成了折中意見,管委員會選擇支持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Lane提議的50基點。

歐央行還上調通脹預期,將2022年CPI增速預期由之前的8.1%調至8.4%,2023年CPI增速預期由之前的5.5%調至6.3%;預計2022年GDP增速為3.4%,此前預計為3.1%;預計2023年GDP增速為0.5%,此前預計為0.9%。

此外,歐央行宣佈,將於明年3月以審慎有度、可預測的速度啟動量化緊縮(QT)。

歐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相比美聯儲,我們覆蓋面更大,有更長的道路要走。”

央行緊縮信號發佈後,歐洲債市下挫,收益率急速拉昇。基準10年期德國國債的收益率升幅超過10個基點,對利率更敏感的2年期德債收益率甚至一日升逾20個基點,刷新2008年來高位。

PCAOB:歷史首次完成對中概股底稿審查

監管機構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宣佈,宣佈歷史上首次成功對中概股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底稿審查。

該機構還表示,經投票認定,該機構已可以全面檢查和調查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公司,已能自行決定選擇審查哪些公司。

9月至11月,PCAOB開展了為期九周在香港的現場檢查和調查,採用的方式和方法與該機構在美國及全球其他地區的完全一致。同時對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和普華永道香港所,以及與兩家事務所相關的8項業務展開審查。

PCAOB主席Erica Williams在新聞稿中表示,這次的審查只是開始,該機構已經在準備2023年初進一步審計中概股的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他還確認,隨着本次審查完成,三年“摘牌”的倒計時也會重置。

對此,中國證監會在答記者問中迴應,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與美國PCAOB於2022年8月26日簽署的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將雙方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的檢查和調查活動納入雙邊監管合作框架下開展。合作協議簽署以來,雙方監管機構嚴格執行各自法律法規和協議的有關約定,合作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檢查和調查活動,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合作過程中,雙方就檢查和調查活動計劃作了充分溝通協調,美方通過中方監管部門獲取審計底稿等文件,在中方參與和協助下對會計師事務所相關人員開展訪談和問詢。中方遵守法律法規並參照國際慣例,按照合作協議的約定對檢查和調查所涉底稿文件中含有的個人信息等特定數據進行了專門處理,在雙方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的同時,滿足了相關法律法規對信息安全保護的要求。

歡迎美國監管機構基於監管專業考慮重新作出的認定,期待與美國監管機構一道,在總結前期合作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推進今後年度審計監管合作,相互尊重,增進互信,形成常態化、可持續的合作機制,共同營造更加穩定、可預期的國際監管環境,依法維護全球投資者合法權益。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