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1.9月生豬出欄24.8萬頭,商品豬出欄均價23.46元/公斤,1-9月累計出欄302萬頭,9月生鮮銷售量2萬噸,其中品牌佔比26.3%,1-9月累計銷售16.2萬噸,9月渠道備貨需求增長。
2.公司更換品牌口號後,加大了宣傳力度,前三季度亞麻籽豬肉銷量增長12%。業績方面,公司三季度淨虧損1.8億元,虧損主要由生豬期貨帶來,現貨端盈利彌補了一定虧損。
3.原材料價格方面,公司表示豆粕今年漲的比較厲害,年初從3600元/噸漲到現在5300元/噸,9月USDA調整了大豆種植面積,低於市場預期。公司認爲未來原料成本還是會維持高位。公司有原料團隊,會做原料替代方案。此外和行業比,公司負債率不算高,賬上現金較爲充裕,而且融資渠道有優勢,除了銀行,也可以從集團的財務公司以低於市場利率的成本融資。
Q&A:
Q:三季度出欄結構?
A:仔豬佔比不到10%。
Q:當前完全成本?
A:16元/公斤出頭,一方面飼料成本下降,此外精細化管理項目持續推進。
Q:能繁母豬存欄?
A:9月底存欄25萬頭,年初20萬出頭。
Q:生鮮業務毛利情況?
A:非品牌這塊,受豬價擾動較大,波動劇烈,目前不盈利;品牌業務毛利率在5-15%之間,最近豬價上漲對品牌毛利率有一定影響。
Q:生豬期貨三季度虧損體量?
A:套保基本是空頭,期貨價格上漲對盈利有負面影響,2209在7-9月上漲11.3%,具體做了哪些合約、哪些在手,我們也不太清楚。
Q:三季度套保虧了不少,具體如何操作?一般提前多久鎖定價格、比例多少?未來是否會堅持這個策略?
A:成功與否本質上取決於對行情判斷的準確程度,站在現在這個時點看套保價格有些低,但站在2021年底看,行業並不樂觀,期貨無法百分百判斷對;團隊會根據行情變化做靈活調整,不是硬性固定月份才做,套保比例是不超過年出欄量90%。對集團而言,是做大宗起家的,對期貨套保工具運用較爲熟練,從公司管理層經營思路看,養殖業務佔比較大,業績波動風險也較大,生豬期貨是能平滑週期的好工具,我們還會做下去,但做的比例會根據行情作調整。
Q:四季度出欄會放量麼?全年是否會低於400萬頭預期?
A:四季度會放量,歷史上做出欄計劃來看,會在四季度旺季增加出欄,年度440萬頭出欄目標目前來看能夠完成。
Q:6月末期貨價格和9月價格變動不大,套保虧損原因?
A:不太清楚在手合約結構,無法做精確解釋,分析來看可能因爲行情變化調整了倉位,比如在某個時點平倉了,建倉也是滾動做的。
Q:中小養殖戶退出市場對供給的影響程度?需求端下降情況?
A:過去的十一假期創下本輪豬價新高,散戶悲觀退出可能不是最近的事情,更多集中在年初。現在雖然是傳統旺季,但需求沒有過往那麼旺,只是環比有所增加。理論上到春節前環比仍呈現逐漸下降態勢,春節備貨還是有拉動。冬季疫病相對多些,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供給波動。
Q:拆分三季度生豬養殖和生鮮業務
A:生豬養殖是盈利的,生鮮豬肉這塊,新場去年底和今年陸續投產,加上近期豬價上漲較快,對盈利有影響,三季度虧損。
Q:年初管理層給了微利的指引,有變化麼?
A:變化不大,取決於期貨接下來變動情況,經營業務可預見性較高。
Q:如何看待期貨遠期貼水?
A:當現貨比期貨走的更強時,套保比例控制力度應該更強一些,7-9月做了一些倉位調整,對後續主要看行情如何演變。
Q:負債率略有提升,如何看待未來一年現金流?
A:和行業比,負債率不算高,賬上現金較爲充裕,而且融資渠道有優勢,除了銀行,我們也可以從集團的財務公司以低於市場利率的成本融資。
Q:公司套保的期限?
A:可以做的比較長,比如現在2307和2309都可以做,但是做不做還要綜合考慮。財報數據包含了已平倉和未平倉的。
Q:公司是否考慮把套保這塊拿掉?
A:養殖端受豬價波動影響很大,生豬期貨的使用是有必要的,儘管無法保證研判的準確性,但在行情研究方面有系統性支撐,所以認爲只要期貨流動性在,就會一直做下去。從公司價值角度考慮,長期來看對平滑週期有價值,減少市場風險,並且在做經營計劃時能降低不確定性。
Q:出欄的豬銷售給二次育肥的情況?行業二次育肥情況?
A:肯定會有,我們主要也是根據銷售區域反饋的情況瞭解信息,但樣本量不夠大,不具有代表性。
Q:公司對生豬價格判斷是否缺乏經驗?
A:公司從2009年起從事生豬養殖屠宰,還是有經驗積累的。生豬市場短期擾動因素很多。公司內部對90%套保比例也有研究,不同的期貨合約由於流動性不同,無法做到月度均衡,也會考慮未來對月度的量進行限制。
Q:目標還是維持全年不虧損嗎?
A:是的。
Q:四季度套保是否基本不會虧損了?
A:這個還不好說,四季度出欄規模會比三季度高。
Q:除生豬養殖外,其他業務是否可以打平?
A:說不好,從三季度看基本是這樣。
Q:原材料價格判斷?
A:豆粕今年漲的比較厲害,年初從3600元/噸漲到現在5300元/噸,9月USDA調整了大豆種植面積,低於市場預期。我們認爲未來原料成本還是會維持高位。公司有原料團隊,會做原料替代方案。
Q:成本是否還有下降空間?
A:在原料成本不變的前提下,還有下降空間。
Q:公司是持倉量還是平倉量不能高於出欄量90%?
A:全年整體持倉量不能高於出欄量90%。
Q:期貨是經營中集團對我們的要求還是管理層自己決定的?
A:集團對我們沒有硬性要求,集團持鼓勵態度,決定做這個事情是公司管理層。去年在全行業虧損的情況下我們確實也盈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