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探底回升,三大指數盤中均跌超1%,臨近午間收盤快速回升,滬指漲0.04%報3065點,深成指跌0.23%,創業板指漲0.57%。兩市1810股上漲,2640股下跌,成交額6500億,北上資金淨賣出8.6億。
行業板塊多數下跌,醫藥、農業股領跌兩市,新冠檢測概念再度重挫,新冠藥、豬肉、免疫治療等題材大跌靠前。最新版新冠診療方案提病例實施分類收治,餐飲、旅遊、航空等經濟復甦概念股大漲,曲江文旅、國航等多股漲停;電子身份證概念再度大漲,南威軟件錄得4連板;券商股全線上漲,國盛金控漲停;東數西算、鋰礦、新能源車等概念活躍。
餐飲、旅遊、航空等經濟復甦概念股大漲,曲江文旅、國航等多股漲停。國家衞健委昨日發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其中提出,對病例實施分類收治。根據各地反映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患者以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為主,大多不需要過多治療,全部收治到定點醫院會佔用大量醫療資源”等意見,進一步完善了病例分類收治措施。
電子身份證概念再度大漲,南威軟件錄得4連板。此前,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推進身份證電子化,實現通過掃碼辦理需要用身份證的服務事項。同時保障好羣眾信息安全和隱私。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公平競爭。
東數西算概念大漲,依米康漲超10%。消息面上,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並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佈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豬肉概念低迷,新希望跌3%。生豬期貨主力合約LH2205延續下行走勢,盤中刷新上市以來新低至12635元/噸。數據顯示,1月至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9%。在食品煙酒價格中,豬肉價格同比下降42%。方正中期期貨評論指出,近期國內疫情反覆給豬肉消費預期造成不利影響,生豬現貨價格延續小幅回落,但全國現貨整體在收儲政策支撐下跌幅放緩,3月份隨着氣温回升,基層農忙季節臨近或將帶動消費季節性回暖。
廣發證券研報稱,A股“賠率-勝率”均有所改善,A股的估值已處歷史均值以下,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持續建議關注低PEG品種:(1)“供需缺口”通脹邏輯受益的資源/材料(煤炭/鋁/鉀肥);(2)“舊式”穩增長仍會承載“穩定器”作用(地產/建材/煤化工);(3)“新式”的穩增長抓手,比如受益於能源安全且PEG較低方向(數字經濟/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