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美股市場,比美國CPI數據更慘烈的,還是中概股。下跌10個點,20個點,都不少,幅度令人很窒息。
在西方繞過自己制定的規則,直接對俄羅斯進行極限金融打壓的當下,中概股無疑成為另一個靶子。
自特朗普以來,美國資本市場對中概股就開啟了各種打壓模式,之後更是直接出台法案--《外國公司問責法》,雖然理論上是針對各種公司,但實際上,針對的是中國公司。而昨晚,美國直接出了5家預摘牌名單,中概股從被威脅到進入預摘牌程序。
作為和西方資本連接最為緊密的市場之一,今天的港股科技股也沒有躲過一劫。開盤暴跌,恆生指數跌超3個點,恆生科技指數更加慘烈,直接跌破7個點,如此下去,直逼4000點,繼續刷新下跌記錄。
眾多的新經濟公司,股價也是足夠慘烈。
一向宣稱獨立的A股,同樣也沒有能夠躲開,三大指數開盤即跌2%上下,而前期眾多的高估值板塊,同樣足夠慘烈。
鋰電、電動車、新能源、甚至消費股,都出現下跌,加上昨天的俄烏談判,沒有達成停火協議,外圍局勢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多重利空之下,今天的市場可謂一篇慘綠,也把昨天一點紅給抹得乾乾淨淨。
現在的市場,很難找到清晰的走勢線條,可以一天暴跌,也可以一天暴漲,波動行情持續不斷,投資者也會非常難受。
展望後市的話,主要影響因素,一個是地緣政治衝突,另一個就是流動性,如果外加一個,那就是全球經濟復甦的問題。
現在,這三個問題都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後續如何演繹也很難有答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回到投資層面,現在同樣也面臨着許多的不確定性,市場的各方觀點也很多分歧,樂觀點的人認為大跌就是買入機會,因為他們看到了左側交易機會,但悲觀的人認為,即使有左側,但還遠遠沒有到底,中間消耗的等待時間將會非常漫長。
如果看宏觀,確實是迷霧重重,剛從疫情走出來的經濟,有了一定的復甦勢頭,但俄烏戰爭、能源價格飆升,又給這個勢頭重重一擊,經濟能不能頂得住壓力,或者重來被拖下水,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如果看微觀,能源價格飆升給企業、民眾造成的通脹,也會很快出現,微觀主體如此受壓,反過來又可能影響宏觀。
總之現在是各種矛盾、天災人禍,交集在一起,能不能破局,什麼時候破局,實在很難預料,投資也進入到了深水區。
現在最為慘烈的,要數科技股,因為經過過去幾年的炒作,大多數都處在估值高位,太多的不確定存在,以及某些板塊自身底層邏輯的崩壞,現在看來,有可能還沒到底。
科技股的至暗時刻,或許還要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未來,是進是退,沒有答案,只能繼續等待局勢明朗之後再做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