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全球投資巨頭預期增持中國資產
格隆匯 10-13 09:01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 添味財經Tastymoney

第三季度,港股跌了4000多點,當中發生了不少大事,很多股民都沽貨離場,也有的關計算機不看了。近期,除了中美關係緩和之外,就是股神巴菲特的老搭檔芒格出手大把買入阿里,他第一筆買進阿里已經輸3成多,但第三季仍然在增持阿里,也是恆指回升的重要原因。其實不少基金巨頭都重新投入中國資產,是為什麼呢?

中國股市估值合理

前日也説了,恆指2月高位後跌了8000多點,單第三季就跌了4000多點。與此同時,A股市場比港股好一點,但是指數仍在低位,昨日上証指數仍在3500多點水平。

A股橫行,港股下跌,美股如何呢?

美股由年初的30000點左右升到35600,最近有一點回調,道指仍在34500點左右。美股在高位,相對中港股市低迷,相差越來越大。同時也説明,中港股市的估值比較合理,有很多業績良好的個股都回調超過5成。

道指仍在34500,芒格持續買入阿里巴巴

芒格旗下公司Daily Journal Corporation公佈的三季度13F檔顯示,三季度以來,Daily Journal將阿里巴巴的持倉數量提高近83%。

阿里也成了Daily Journal第三季唯一增持的公司,另外持有美國銀行、富國銀行、US Bancorp、浦項鋼鐵,持倉數量均沒有明顯變化。

芒格一個97歲的老人一定會非常有耐心,投資徧向保守,他持續增持阿里令市場意外。在今年第三季,受科網股加強監管、中概股大跌及連串壞消息拖累。第三季阿里股價累計跌幅近35%,總市值蒸發超過2139億美元。

芒格逆勢加倉,意味了他長期看好阿里的發展,也對中國發展信心,是長線投資的。

投資巨頭增持

有科技股女股神稱呼的Cathie Wood也同樣看好中國科技公司的發展。她旗下基金依然堅守京東、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

截至10月7日,方舟投資旗下的ARKQ基金對京東的持倉市值達到8996萬美元,對百度的持倉市值達3481萬美元。此外,該機構對比亞迪的持倉比重為0.73%。

Cathie Wood早前説過,從長遠來看,我對中國並不悲觀,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創業精神的社會。

與此同時,富達基金也重新投入中國股市,其首席投資官Andrew McCaffery説,我正在把更多的錢投入運作,我認為目前中國股票的風險回報相當不錯,當前IT領域可能是最好進場時機。

景順調查超六成將增持中國資產

據景順委託經濟學人影響力(Economist Impact)對全球投資者的中國配置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絕大多數資產所有者均已在過去12個月上調或保持對中國投資的配置。64%預期將在未來12個月進一步增持;只有12%的受訪者表示預期會有所減持。

過去12個月內,超過54%的調查受訪者認為,疫情提高了他們對中國配置的風險偏好。

這份名為(China Position 2021)的調查報吿是一份涵蓋北美、亞太、歐洲和中東地區的200位元資產所有者進行的一項調查,調查在2021年6-7月期間收集了全球投資機構的資深投資專家對中國投資配置的看法。

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在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仍在2020年實現 GDP 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最後

當大家都對中港股市沒有信心的時候,全球投資巨頭們紛紛表示未來會增持中國資產。由反壟斷法造成大型科技股震盪市場已經消化,美團罰款落地後,騰訊罰款不遠了,相信靴子全落地後,是港股起漲時。今年跌了8000點,港股估值相對全球股市非常合理水平。跟着大佬抄功課,一批投資機構正在押注中國市場,我們還在睡覺呢?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