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順豐控股(002352.SZ)一季度預虧9億-11億元 同比盈轉虧
格隆匯 04-08 21:01

格隆匯 4 月 8日丨順豐控股(002352.SZ)公佈,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9億元-11億元,上年同期盈利90729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10億元-12億元。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正面臨產業升級歷史性關鍵時間窗口。在“雙循環”發展格局背景下,快遞物流行業作為打通產業鏈上下游鏈接商家與消費者的核心載體,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近日國家發佈的《關於加快推動製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發展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促進供應鏈數字化,推動製造業供應鏈創新,加快提升面向製造業的專業化、社會化、綜合性服務能力,提高產業鏈整體質量和水平。隨着消費結構升級轉型,下沉市場、新興電商平台、大件電商包裹、生鮮電商、跨境物流逐漸成為拉動行業增長的引擎。

面對歷史性機遇,2021年是公司承前啟後關鍵年,公司將堅持業務多維發展,深度整合業務底盤,打造長期核心競爭力,以夯實新的增長曲線,保持長期可持續發展,服務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致力於成為獨立第三方行業解決方的數據科技服務公司。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圍繞進一步提升綜合物流服務、供應鏈解決方案能力的發展方向,繼續加大新業務開拓及資源投入力度、整合並優化資源、夯實運營底盤,該等投入將導致公司成本短期承壓。公司預計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9億元至11億元,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已經基本完成對各多元物流賽道的前瞻佈局,並且物流市場空間足夠大且正處於集中度提升的關鍵期。經過短短几年發展,公司多個新業務板塊已位列細分領域的第一梯隊。公司正處於新業務拓展關鍵期,為擴大市場份額,打造長期核心競爭力,公司繼續加大新業務的前置投入。更完備的賽道和產品矩陣將為公司帶來更廣的用户羣體,更大的市場空間,更好的規模協同。隨着新業務的高速增長,將逐步釋放格局紅利和規模紅利。

2、去年疫情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公司資本性開支投入節奏,客户需求上行趨勢明顯,公司業務量增速迅猛,導致速運多環節出現產能瓶頸。為保障時效和服務穩定性,公司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增加臨時資源投入以承接增量,致使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成本承壓。同時,公司自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加大資本性開支投入,進行中轉場自動化產能升級,提升資源效益,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可進一步緩解產能瓶頸壓力,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釋放規模效益。

3、基於大規模的陸運產品業務量,公司重新審視各業務線的資源投放,全面融通速運網絡、快運網絡、倉儲網絡及加盟網絡場、線等資源,旨在搭建更加專業和更具規模的營運網絡,構建服務競爭力,提升客户體驗。在整合的初期,會存在資源重疊投放,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初見成效,實現差異化服務體驗,資源融通互補,網絡效益更優;同時助力公司搭建一張極致時效的陸運網絡,提升大件產品的時效及服務體驗。

4、為滿足電商平台及客户春節不打烊的安排,響應減少人員流動的倡導,公司第一季度給予一、二線在崗人員補貼創歷史新高。雖然經營成本在短期內攀升,但有效保障春節期間客户快件的高效運轉,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提升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極致的客户體驗和有温度的員工關懷將轉化為生產力,助力公司持續實現中長期經營目標。

5、去年疫情爆發期間,公司堅守服務,防疫物資及線上消費品寄遞進一步帶動時效件實現高增長,今年一季度增速受到此高基數的影響;同時,由於同行在部分區域春節不打烊的安排,分化了部分散單業務,時效件中散單業務增長低預期;公司於今年4月推出特快及新標快產品,此次升級預計將為時效件增長帶來新的動能。此外,特惠專配業務量增長迅猛,下沉市場電商需求旺盛,導致存量客户中的經濟型業務增長較快,公司電商件毛利承壓,後續公司將考慮以成本更適配的網絡來逐步承接此類經濟型業務,並持續擴大資源協同複用,優化成本效率。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