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TCL科技(000100.SZ)2020年度歸母淨利潤升67.63%至43.88億元 擬10派1.2元
格隆匯 03-10 22:13

格隆匯 3 月 10日丨TCL科技(000100.SZ)發佈2020年年度報吿,實現營業收入766.77億元,同比增長2.33%;重組後同口徑營業收入766.77億元,同比增長33.89%;EBITDA達190.60億元,同比增長33.99%;淨利潤50.65億元,同比增長38.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88億元,同比增長67.63%;重組後同口徑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88億元,同比增長67.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9.33億元,同比增長1147.56%;基本每股收益0.3366元。

公司經此次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利潤分配預案為:以2021310日可參與利潤分配的股本13,546,581,599股為基數(總股本14,030,788,362股減去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户不參與利潤分配的股份484,206,763股),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1.2元(含税),共計分配利潤1,625,589,791.88元,剩餘未分配利潤7,145,804,477.12元結轉以後年度分配。本年度不送紅股也不進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集團建立以半導體顯示產業,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產業,以及產業金融和投資平台三個板塊的業務佈局,為邁向全球領先科技產業集團奠定堅實基礎。

2019年重組後同口徑計算,公司報吿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66.8億,同比增長33.9%淨利潤50.7億,同比增長4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3.9億元,同比增長67.6%受益於TCL華星規模提升、效率領先、行業週期改善及產品結構優化,以及中環半導體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公司第四季度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3.6億元,同比提升23.2億元環比增長189.2%公司繼續聚焦核心技術開發,研發投入重組後同口徑同比增長41.2%65.4億元,新增PCT專利申請1536件,累計申請數12,797件。公司現金週轉天數降低至13天,人均淨利潤提升45.4%10.8萬元,資產負債率65.1%,經營性淨現金流167億元,經營效率改善,資本結構穩健

2021年,TCL迎來成立40週年,40年堅守實業,40年變革創新。TCL將把握全球經濟格局調整和中國製造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以經營提質增效,強長板補短板,加快全球佈局,創新驅動發展經營策略推進半導體顯示、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兩大核心產業實現全球領先的戰略目標。

報吿期內,公司收購天津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主要業務架構為半導體顯示業務、半導體光伏半導體材料業務、產業金融及投資平台和其他業務:

其中,半導體顯示業務方面:TCL華星通過極致管理能力和產業協同優勢,在週期底部表現出業內領先的週期抵禦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規模、份額及效益均實現逆勢增長。報吿期內,TCL華星實現產品銷售面2,909.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2%,實現營業收入467.7億元,同比增長37.6%,淨利潤24.2億元,同比增長151.1%,其中第四季度實現淨利潤18.6億元,同比改善21.9億元。

大尺寸業務保持效率效益全球領先,規模優勢繼續擴大,市場地位進一步提升報吿期內,t1t2t6工廠保持滿銷滿產,t7工廠順利投產,大尺寸產品出貨2,767.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9%出貨量4,574.6萬片,同比增長11.0%實現銷售收入289.8億元,同比增53.1%。公司在TV面板市場份額提升至全球第二,55吋產品份額全球第一,32吋產品份額全球第二,6575吋產品份額目前已躍居全球第二;商用顯示領域,交互白板出貨量躍居全球第一,軌道交通、電競等產品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中尺寸業務優化產品和客户結構,小尺寸業務聚焦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在高端細分市場快速發展t3產線實現LTPS手機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三,中尺寸業務導入多家高端筆電、平板及車載顯示品牌客户,業務快速突破,LTPS筆電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二。t4柔性AMOLED產線一期實現滿產,二期和三期設備在陸續搬入;摺疊屏和雙曲屏完成品牌廠商交付和上量,並在陸續導入全球一線品牌客户。報吿期內,中小尺寸出貨面積為142.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2%出貨量9,923.5萬片,同比下降12.8%實現營業收入177.9億元,同比增18.1%

在半導體顯示產業的歷史低谷期,TCL華星保持戰略定力,逆週期擴張,向全球領先的戰略目標邁進TCL華星收購三星顯示蘇州工廠,增強大尺寸業務綜合競爭優勢;收購t339.95%少數股東權益,提高小尺寸業務盈利貢獻;戰略入股日本JOLED,加速印刷顯示技術的產業化進程;與三安半導體共同投資成立聯合實驗室,聚焦於Micro-LED技術開發;收購茂佳國際,建立尺寸TV和商用顯示、中尺寸IT和車載等產品的客製化及一站式服務能力。

展望未來,半導體顯示產業長期發展前景趨好LCD顯示已基本完成向中國大陸的產業轉移,中國企業已經建立全球領先的競爭優勢。目前行業產能擴張接近尾聲,落後產能陸續出清,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頭部企業已經建立較高的行業競爭壁壘。

TCL華星將通過內生式增長及外延式併購繼續擴大規模優勢,與上游供應商及下游客户打造更緊密合作的產業生態。2021年,t7產線量產爬坡、t4產線二三期建設,對蘇州三星工廠的收購完成交割,TCL華星規模增長將超過50%,市場份額及地位進一步提升。同時,公司將深化與全球頂級品牌客户的戰略合作,培育全球產業鏈資源,打造更具彈性和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

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和收入結構,實施高端產品戰略佈局,推動企業可持續的高質增長。TCL華星將持續提升大尺寸、8K120HZ等高端產品佔比,中尺寸加速導入筆電和車載等高附加值產品,小尺寸柔性OLED重點佈局屏下攝像、摺疊屏、LTPO等差異化技術並已具備競爭優勢,2021年將陸續量產出貨。

積極佈局下一代顯示技術和材料,引領未來技術發展趨勢。TCL華星將通過旗下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廣東聚華及戰略入股的JOLED加速印刷顯示工藝的工業化生產和生態建設華睿光電將積極推進自主IPOLEDQLED材料開發,其紅光發光輔助層(R-prime)材料和綠光主體(GH)材料已向國內面板廠商送樣測試,在印刷OLED材料的核心專利佈局30餘項;量子點電致發光領域的公開專利數量位居全球前二。

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方面:2020年,中環半導體繼續推進光伏產業全球領先半導體硅片產業中國領先目標,圍繞組織架構調整、管理效率提升、製造方式轉型不斷進行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報吿期內,中環半導體實現營業總收入190.6億元,同比增長12.8%,淨利潤14.8億元,同比增長17.0%公司已於2020年第四季度將其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半導體光伏產業領域

新能源材料方面,圍繞全球光伏行業LCOE的降低和可持續發展,公司研發並推動的G12光伏硅片產品及下游光伏電池和組件產品已得到市場廣泛認可。為進一步提高公司光伏材料產品全球競爭力,公司圍繞設備理論產能提升、產品質量升級和成本下降開展了多項技術創新活動,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和know-how,同時進一步加速生產全流程的工業4.0應用和升級。報吿期末,公司單晶總產能55GW/年,其中通過技改提升原有產能佔比近20%

新能源光伏電池和組件方面,公司持續專注於具有知識產權保護的、行業領先的疊瓦組件技術的投入和創新。圍繞疊瓦組件產品的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公司開展疊瓦3.0產線的研發,並與國內領先的G12PERC電池製造商協同創新、聯合創新,報吿期末形成產能4GW/年。公司將製造的全球化作為企業全球化的重要構成,尊重國際商業慣例和知識產權、超越本土製造,報吿期內公司和法國道達爾共同推進完成了新加坡註冊、NASDAQ上市的MAXEONSOLAR公司設立。MAXEON公司擁有IBC電池-組件、疊瓦組件的知識產權和卓越的研發能力,未來將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拓展電池、組件的製造體系和地面式電站、分佈式電站業務。

半導體材料產業領域

半導體硅片是集成電路的核心基礎材料,公司聚焦產業鏈轉移的發展機遇,發揮與半導體顯示產業的協同效應,向半導體材料產業中國領先目標奮進

報吿期內,公司半導體材料產品驗證和客户開發加速,獲得全球主要客户認可。公司8英寸12英寸產品全面對標國際領先產品,產品性能及質量獲國內外頭部客户高度肯定,已投入產線均已實現滿產。產品結構上,在鞏固傳統功率半導體產品優勢的基礎上公司已成為數字邏輯產品和存儲產品的有力參與者,2020硅片出貨面積同比增長30%以上。同時,公司加速全球化業務佈局,在歐洲、日本、台灣等半導體產業聚集地區積極構建市場渠道網絡,打造技術支持平台,強化全球體系服務能力,2020年公司海外銷售佔比達40%

產業金融及投資業務方面:

TCL金服

TCL 產業金融主要包括集團財資業務和供應鏈金融業務。財資業務着力保障公司重點項目資金需求,加強對產業流動性和外匯風險的主動管理,逐步滿足業務全球化的金融需求;供應鏈金融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平台優勢,聯合國內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夥伴持續提供優質便捷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實現產業生態圈良性發展。

TCL 資本

TCL 資本在新型顯示、半導體及相關產業鏈、核心材料和工藝設備等驅動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領域發掘投資佈局的機會,推進技術業務協同,兼創投資收益。報吿期末,TCL 創投管理的基金規模超過90億元人民幣,累計投資126 個項目,目前持有寧德時代、帝科股份、寒武紀等上市公司股票,以及騰遠鈷業、尚太科技、翱捷科技和格科微電子等公司的股權;鍾港資本完成18 個債券發行及承銷項目和7 個債務管理項目,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平穩增長;中新融創累計投資上市公司超130 家,業績穩健增長,並正在圍繞公司兩大核心主尋找佈局機會。

報吿期末,集團持有若干直投的上市公司項目,包括七一二(603712.SH)、上海銀行(601229.SH)以及花樣年控股(01777.HK)的股權。

董事長在2020年年報致辭中,就2021年經營預測方面稱,今年受芯片和玻璃供應短缺及新產能開出延誤影響,LCD面板市場供需持續偏緊,預期上半年產品價格依然堅挺,下半年供需大致平衡。LTPS產品更多進入車載和IT產業市場,供求趨於平衡。近年OLED產能增長很快,頭部企業壟斷優勢明顯,競爭將非常激烈。

深圳華星t7 (G11)工廠一期已開始投產,本公司收購的蘇州三星LCD顯示和模組工廠將在第二季度交割並表,LCD面板產量和營收將顯著增長。武漢華星t3 LTPS已新開拓車載和IT業務,預計業績趨好;公司已回購t3項目39.95%的少數股東權益,可增厚當期利潤。t4的OLED業務競爭壓力依然很大,我們將努力改善經營業績。預計本年度TCL華星整體營收將強勁增長,效益顯著提高。

中環半導體通過改制釋放內生動力,同時優化發展戰略,推進產品技術創新,經營提質增效,預計今年業績將持續增長,增加對本集團營收和利潤的貢獻。產業金融和資本、投資業務將按照既定發展規劃,貢獻更多的利潤。翰林匯、天津普林電路及其他業務經營績效預期平穩增長。

本人有信心,今年本集團整體營收和利潤將獲得顯著增長。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