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綠地控股賣資產回血,“地產+基建”模式存隱憂
格隆匯 11-19 14:33

來源:新浪財經

“三道紅線”出台後,許多房企接連踩線,降槓桿成為主基調。受此影響,房企響應號召,一方面加強回款、盤活資產,另一方面調整融資結構、降負債。

連踩“三道紅線”的綠地控股也開始採取行動。近日,有媒體指出綠地控股將231億元資產包擺上貨架,集團有意出讓包含上海和江蘇兩地共14個項目27個物業,交易方式多為整棟銷售,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兼而有之。

綠地方面迴應稱,出售物業是公司經營的常態,建成銷售或短期運營升值後銷售是綠地開發商辦項目的長期策略。

賣資產回血

大舉拿地考驗現金流

融資收緊之下,賣資產似乎成為房企的重要回血手段。綠地控股之前,已有不少公司開始加入賣資產行列。根據克而瑞不完全統計,從9月開始,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產權交易所交易的房企子公司數量增長明顯。

出售項目較多的為華僑城(12個)、招商蛇口(6個)、中國金茂(4個),華僑城轉讓標的包括成都歡樂谷51%股權、麗江博麗酒店100%股權、天創置業30%股權等;招商蛇口轉讓標的包括廣州金山谷創意區項目6棟建築物及地下車位、深圳樂藝置業100%股權、深圳太子灣商置100%股權及債權等;中國金茂轉讓標的包括福州濱茂房產51%股權、貴州黔茂地產60%股權、北京青茂置業60%股權等。

此次綠地控股出售資產的背後是公司高企的負債和緊張的現金流。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的負債總額10322.85億元,相比年初增長1.77%,短期有息負債、長期有息負債分別為1029.84億元、2206.85億元,長短期有息負債比例為2.14。公司賬面貨幣資金為805.72億元。

以“三道紅線”作為標準,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82.38%,相比年初增長1.58個百分點;淨負債率為183.45%,相比年初增長27.85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為0.78,相比年初增長0.02。連踩“三道紅線”導致公司債務融資受阻,但公司反而繼續大舉拿地。

2020年1-9月,公司新增房地產項目儲備77個,權益土地面積約1053.30萬平方米;權益計容建築面積約2196.12萬平方米。根據克而瑞數據,綠地集團2020年1-8月新增貨值2610.5億元,位列第四。大舉拿地導致土地支出增加,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僅為50.04億元,同比減少45.17%。

地產業務銷售下滑緊抓回款

“地產+基建”模式存隱憂

綠地控股已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以房地產、基建為主業,金融、消費等綜合產業並舉發展的企業格局。

前三季度,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209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房地產主業實現營業收入1446億元,基建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47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28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0億元,同比增長1.9%。

房地產業務受前期疫情影響有所下滑,2020年1-9月,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760.4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16.8%;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178.8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7.1%。2020年1-9月,公司完成新開工面積2476.4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30.4%,完成竣工備案面積1086.1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微增0.6%。資金承壓之下公司狠抓回款,前三季度回款 1974 億元,回款率 91%。

綠地控股執行“地產+基建”的雙輪驅動戰略。綠地集團的房地產業務快速發展,帶動了自身基建業務的快速發展,反過來基建業務又很好的輔助地產業務發展,兩個業務相互促進。

如今,綠地控股的基建業務營收規模已經和房地產業務旗鼓相當,但基建業務毛利率較低,拉低了公司的整體毛利率,半年報數據中,房地產業務的毛利率為25.77%,基建業務毛利率為4.84%,公司綜合毛利率為14.89%。

需要注意的是,融資環境收緊的情況下,“地產+基建”的業務模式存在隱憂。一方面房地產業務需要大量資金拿地,另一方面基建需要按進度付款。兩個業務對資金的需求對公司的融資和資金週轉能力提出考驗。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信息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虛擬資產、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監管機構可能會限制與虛擬資產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僅限符合特定資格要求的投資者進行交易。文章內容當中任何計算部分/圖片僅作舉例說明用途。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請審慎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請諮詢獨立專業意見。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