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蚂蚁落实在中港两地上市外,平安(02318.HK)旗下陆金所拟赴美上市,京东(09618.HK)亦计划分拆京东数科於上海科创板上市,短期内有三所金融科技股上市挂牌,市场将更为关注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前景、估值透明化下或会令相关金融科技股「水涨船高」,而值得留意是今年来股价已累升逾四成、科网巨企腾讯(00700.HK)旗下亦有在线支付、财管及信贷等金融科技业务,料藉今次中国金服股上市潮,市场将更充份认识到腾讯旗下金融业务的价值。
【腾讯支付额居二 较蚂蚁估值折让】
腾讯藉着微信及生态圈的流量及优势,旗下金融业务从第三方支付起步,目前已布局在线支付、财富管理、信贷业,并通过入股及控股方式进入内地证券、保险及基金销售领域,据中信证券指腾讯支付平台已接入约8亿月活用户,日交易量逾10亿,按用户规模及日均交易笔数在内地排第一。
若按交易额计,腾讯於内地在线支付市场份额近40%,本网综合5间券商列出对腾讯旗下金融科技业务估值,介乎990亿美元至1,960亿美元(约6,577.7亿至13,026亿人民币),中位数为1,469.5亿美元(约9,766亿人民币)。若按大和料腾讯金融科技业务今明两年平均收入1,512亿人民币预测,以市场对腾讯旗下金融科技业务估值中位数计,相当预测市销率6.5倍。值得留意是按中泰国际对蚂蚁集团今年收入1,692亿人民币预测(约252亿美元)计,予蚂蚁预测今年市销率12.4倍,即市场对腾讯旗下金融科技业务的估值,较独立上市的蚂蚁集团有较大折让。
汇丰环球研究上周报告,列出腾讯旗下金融科技业务综合了两估值方式(第一是以蚂蚁集团估值作参照及第二按腾讯相关业务经调整营运利润率推算),给予该业务估值1,960亿美元(约13,026亿人民币),每股估值159港元,占该行给予腾讯整体目标估值687港元23%。该行指腾讯在金融科技业务有多重增长保障,支付场景趋更多元,交易频率及规模亦较大,提升长远收费率及减少吸引用户使用成本;财富管理方面,新冠疫情亦令更多用户网上理财,低息环境促使用户更多选择混合式投资产品。
【拥社交平台优势 具完善产品布局】
麦格理指出,腾讯及蚂蚁集团近年调整支付产品收费结构,先後取消网上交易推广优惠,并逐步减少线下推广折扣,在今年上半年上调餐饮业务收费率10至15个基点。该行认为。若收费率能扩阔,支付业务将有空间贡献可观盈利增长,相比之下腾讯较蚂蚁集团更具扩阔空间,因腾讯目前着力扩大网上支付,蚂蚁集团则集中线下市占扩张。
中信证券10月中报告表示,料腾讯旗下金融科技业务於2020年至2023年收入各为1,087亿、1,382亿及1,711亿及2,091亿人民币、对应运营利润各为209亿、311亿(按年升49%)、425亿(按年升37%)及571亿人民币(按年升34.4%),占公司运营利润的比重中期有望超过20%。
【行业双巨头竞争 腾讯社交支付强】
就内地第三方支付行业基本情况,据益普索引述国家工信部资料,截至去年9月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15.98亿个,中国手机上网用户13.04亿个,估算移动支付用户规模10.5亿个,推算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近200万亿元人民币,年交易笔数1.22万亿。按日常开销计,中国第三方支付完成占比61%,移动支付占比49%。
据艾瑞研究(iResearch),支付宝去年在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占比54.4%位列第一,腾讯旗下财付通以39.4%占比排第二,中国平安(02318.HK)旗下壹钱包及京东支付各以1.5%及0.8%位列三、四位。另据益普索资料,按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渗透率排名,腾讯旗下财付通及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分别以92%及74%占首两位,银联云闪付及京东钱包各以27%及18%位列三、四位。
腾讯旗下财付通及蚂蚁旗下支付宝在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形成双巨头竞争优势,支付宝在网购支付具领先优势巨大,财付通在个人类交易支付优势稳固,社交支付优势明显。(fc/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