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遼寧成大(600739.SH)公告稱,粵民投旗下子公司再度增持公司的股份,持股比例已經來到了5%。
今日,該公司的股價直接高開4.92%。截至1月2日收盤,該股最終錄得漲停,報收16.75元/股,全天成交8.89億元,最新總市值為256.23億元。
(圖片來源:格隆匯)
資料顯示,遼寧成大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於1996年8月,公司的主營業務分為醫藥醫療、金融投資、供應鏈服務(貿易)和能源開發四大業務板塊。
具體而言,醫藥醫療板塊分為生物製藥、醫藥流通和醫療服務,其中生物製藥業務由成大生物負責開展,主要從事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營銷工作;醫藥流通業務由成大方圓負責開展,從事藥品連鎖零售、醫藥批發和物流配送業務;醫療服務業務由成大醫療負責開展,圍繞醫院項目和相關的醫療服務等開展工作。
金融投資業務包括長期投資業務和基金業務,長期投資為參股廣發證券、中華保險兩家公司;基金業務則是2家參股公司負責開展。
供應鏈服務(貿易)業務由成大國際、成大貿易和成大鋼鐵3家子公司開展,主要從事紡織品出口及大宗商品貿易。
能源開發業務主要由子公司新疆寶明負責開展,專門從事油頁巖開採、頁巖油生產和銷售。
從近些年的經營情況來看,商品流通業務貢獻的營業收入在總營收中的佔比非常高。
(圖片來源:Wind)
目前,該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為遼寧省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則是遼寧省國資委。
具體來看,此次韶關市高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31日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遼寧成大60萬股,增持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04%。
而在此次收購完成後,該公司已經持有上市公司7648.5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達到了舉牌線。
據悉,韶關市高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9月10日,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企業管理;以自有資金進行項目投資;投資諮詢服務;財務諮詢服務等。
從股權關係來看,廣東民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粵民投)持有該公司100%的股權。
而粵民投則成立於2016年9月8日,是由廣東省政府指導推動、廣東省內多家大型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的民營投資公司,計劃註冊資本500億元,首期已實繳資本金160億元。首期創立股東共16家,包括美的控股、華美集團、萬和集團、海天集團、騰邦集團、華新集團、高新興、立白集團等。
公告還顯示,此次韶關市高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舉牌遼寧成大的目的,是基於對上市公司經營理念、發展戰略的認同,及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從而進行的一項投資行為。
另外,該公司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以自有資金或合法自籌資金累計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不低於100萬股,增持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等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方式。
事實上,該上市公司近些年的盈利能力還不錯,但是整體業績不太穩定。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9月30日,遼寧成大分別實現營收139.99億元、192.75億元、137.8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9.99%、37.69%、-2.69%;同期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2.53億元、5.91億元、9.7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48%、-52.81%、64.4%。
(圖片來源:Wind)
從2018年的年報來看,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淨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為廣發證券投資實現收益同比下降49.97%至7.06億元。另外中華保險投資實現收益同比下降19.19%至1.72億元,成大方圓的税前利潤也同比下降了59.22%,為329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商品流通業務貢獻的營收較多,但是該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對廣發證券投資實現收益以及成大生物開展的生物製藥業務的依賴較大。
實際上,或許正是因為子公司成大生物的經營情況還不錯,遼寧成大很早之前就想分拆該子公司單獨上市。
據悉,在2010年5月27日晚間,該上市公司就曾公告稱,擬將成大生物分拆至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由成大生物籌劃分拆上市工作,並於近期啟動上市輔導。
然而,這次分拆上市的計劃並未成功。
2014年12月12日晚間,遼寧成大則公告表示,成大生物獲批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上市。
不過,在新三板上市顯然沒有達到該公司的目的。2018年5月4日晚間,該上市公司又發佈公告稱,成大生物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並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
去年7月底,該公司表示,鑑於市場環境的變化,擬終止成大生物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
雖然説遼寧成大分拆成大生物單獨上市的決心很大,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結果並不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12月13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明確了A股境內上市的標準和規則。而這或許有助於幫助遼寧成大實現分拆上市的夙願。
不過,該上市公司今日股價跳空漲停很大程度上是短線資金受消息刺激的炒作行為,投資者最好審慎、理性地看待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