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今年最受關注的消費電子產品無疑當屬無線耳機。據業內統計,2018年全球TWS耳機出貨量約6500萬台,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為450億元。蘋果上月末發佈的第三代TWS耳機AirpodsPro,售價高達1999元。
伴隨無線耳機的熱銷,相關概念股也持續火爆。漫步者作為較為純正的無線耳機概念上市公司,一度被市場追捧,公司股價近一個月漲幅超100%。公司連續發佈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也顯示公募基金等各路機構紛至沓來。
漫步者是一家怎樣的公司,股價炒高之後,迎來的是更大的機會還是更多的風險?
超募資金閒置10年做理財
漫步者從事多媒體音箱和耳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涵蓋產品ID概念設計、電路設計、揚聲器設計、結構設計等,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根據當時的招股書,公司擬向社會公開發行A股,計劃募集4.3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用於年產860萬套多媒體音箱、年產270萬套高性能耳機系列產品、全球營銷網絡和音頻技術中心等項目的建設。
由於當時市場IPO規則等原因,2010年2月上市時,漫步者實際募集資金12.4億元,超募高達8.1億元。募資完成後,公司將該筆資金用作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新浪財經注意到,自上市至今約10年時間,漫步者實際上一直將這筆超募資金用來買理財,而並未用於拓展新業務或新項目。
以近三年為例。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8年,漫步者委託他人投資或管理資產的損益分別為3828萬元、4671萬元和4355萬元,理財收入平均每年高達4200多萬元。而去年公司全年的淨利潤僅5300萬元。
同時,由於有息負債較少,公司財務費用中利息收入也遠高於利息支出。粗略估計,自上市以來,理財和利息相關收入連續多年佔公司一半淨利潤。
存貨跌價問題不容忽視
2010年漫步者上市後,連續幾年營收增速出現滑坡。為改變這一狀況,公司在2017年籌劃實施股權激勵,授予限制性股票737萬股,授予價格為每股4.89元,行權條件為以2016年為基準,2017年至2019年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不低於20%、35%和50%,並無利潤約束。
實際上,沒有設定盈利目標的寬鬆激勵條件也並未能完全達到預期。在2017年完成激勵目標後,2018年公司營收不僅未能比2016年增長35%,反而出現了下降,當年股權激勵隨之失效。
與此同時,公司2018年的銷售費用則從2017年的0.88億元增加到0.90億元。在增加銷售投入和實施股權激勵的情況下,營收仍然出現了同比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漫步者的存貨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而作為消費電子製造商,音箱、耳機等消費電子的存貨跌價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2018年,公司僅存貨跌價就高達3375萬元,同比2017年的949萬元減值額增加225%。
漫步者上市以來資產減值情況
多名高管持續減持
2017年以來,公司數名在任和離任高管開始密集減持。
2018年7月,當時已離任的公司監事王九魁將所持5010.62萬股(佔總股本8.42%)公司股份,以每股5.65元轉讓給關聯董事王曉紅,轉讓價款共計2.83億元。後者在接盤後,持續賣出所持股份,目前減持已超過1000萬股。
據新浪財經統計,2017年至今,王九魁、蘇鋼、王曉紅、肖敏等多位高管累計減持2662萬股,減持金額超2億元。
就在公司股價熱炒之時,11月15日,公司披露了《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計劃的預披露公告》,公司董事、副總裁肖敏因個人資金需求,擬減持不超過1185.53萬股。
由於股價相比此前出現了大幅上漲,按目前股價估算,該筆擬減持的股份市值約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