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8月12日丨中国光大水务(01857.HK)公布中期业绩,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录得收入32.8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3.53亿港元降低2%;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11.94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的11.96亿港元基本持平;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5.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81亿港元降低3%;每股基本盈利19.71港仙,较去年同期的20.31港仙减少3%或0.6港仙;整体毛利率为42%,较去年同期的38%增加4个百分点,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6.09港仙(等值0.99新分)。集团融资渠道多元畅通,资产质量良好,财务状况健康。
市场拓展方面,回顾期内,集团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顶住行业压力与挑战,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发展协同推进,轻重资产业务模式不断深化,中国境内外市场拓展工作有序开展。其中,轻资产业务多点布局,业务涵盖工业废水处理、设备供货、工艺包等,新承接轻资产业务分布于中国湖北、江苏、浙江等省份以及泰国市场。与此同时,集团聚焦市场化需求,探索多渠道服务方案,积极跟进企业端(ToB)业务机会,并依托核心优势与资源,积极研判和探索产业链延伸机会。2025财政年度上半年,集团先后承接多项轻资产项目与服务,涉及合同总额约6,000万元人民币,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设计规模10,000立方米╱日。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投资并持有170个环保项目,涉及总投资约316.3亿元人民币,另承接委托运营、工程总包(「EPC」)、EPCO(设计-采购-施工-运营)、设备供货、技术服务等各类轻资产项目及服务。业务足迹遍及中国国内13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区县市,海外业务布局毛里求斯等国家。
运营管理方面,回顾期内,集团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双轮驱动,深入落实智慧运营管理举措,进一步提升运营管理质效。降本增效方面,集团持续推进药剂种类优化、精准加药、设备合同能源管理等精细化管理举措,进一步降低存量项目运营成本;初步建立一个高效、优质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开源增效方面,集团旗下水处理项目推动工业废水、中水处理等开源拓展,优化存量项目产能利用率,签订十余个存量项目开源业务合同;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旗下12个项目的光伏发电设施投入运营,分别位于中国山东、江苏、天津等省市,总装机容量约20兆瓦,预计每年可提供电力约2,000万千瓦时。2025财政年度上半年,集团新获各类资金补贴合共约2,750万元人民币;累计处理污水约8.35亿立方米,供应中水约2,00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