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赖耘(峰):港府积极吸引外企来港上市 科企专线获企业支持
安永调整对今年全年香港IPO集资预测,由去年预测的1,200亿元调升至最新1,600亿元,并认为香港全年集资额有机会位列全球第一。而近年来港上市的公司多以内地企业为主,根据安永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占95%,集资额亦占整体的96.7%,主导香港新股市场。安永香港资本巿场服务发言人赖耘(峰)指,国内优质企业来港上市是自然发生,并非港交所(00388.HK)有意为之,而香港政府亦已努力吸引更多国外企业来港,去年起行政长官李家超亦先后率团到中东及东南亚地区交流,冀促进互相投资。
近期新消费股及科技股主导市场,例如香港已有不少茶饮股上市,赖耘(峰)认为在同一个细分赛道上有越多公司上市是好事,让投资者可「寻宝」。而市场竞争大,亦吸引企业上市,以集资来维持竞争力,继续发展及提高渗透率。
港交所上月提出成立「科企专线」,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可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科企专线」推出一个多星期已接获大量查询,市场反应热烈,发挥了预期效果。赖耘(峰)指,该行不少企业伙伴都支持「科企专线」,因科技公司对披露技术及研发资料较敏感,过早曝光或对业务构成影响。而「科企专线」让他们提早接触交易所,并压缩上市筹备或对外公开披露讯息的时间。他又指有本身打算在内地上市的公司都转为赴港上市。
至于港交所于年初就建议修改IPO定价和公开市场机制,当中包括股份超额认购时的回补机制,将回拨上限由现行最高50%降至20%。赖耘(峰)指留意到市场反应很两极,他明白港交所的原意,希望增加机构投资者参与,提升议价能力,及减少股价大幅波动,但如何平衡机构投资者及散户的利益,亦要视乎落实的细节。至于会否影响散户投资新股情绪,他认为有关政策并非主要因素,企业的质素、集资额、市值及市场气氛等才是主导投资与否的因素。
至于陈茂波于今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希望促进更多私募基金来港上市,赖耘(峰)表示中东及东南亚都有很多这类型的基金,资金亦相当充裕;积金局早前透露正计划把上市私募股权基金纳入强积金的投资范围,亦有助鼓励私募基金来港上市。(ss/u)
~
关注uSMART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