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作者:谢皓宇团队
核心观点
以居民需求为发力点的宽松政策依旧未能解决房企的信用问题,2023年行业继续承压,市场未见明显好转。在政策上,2023年的地产政策不再集中于房企端,而是转向居民端,以行政手段为主、金融手段为辅,通过调整限购、调整认房认贷、调整贷款利率等手段,释放居民需求,发力居民信用扩张,而因高风险融资渠道受阻出现信用收缩的房企未有明显改善。一方扩张一方收缩看似可以实现完美对冲,但是由于房企信用是早周期,居民信用是后周期,房企作为早周期对行业的影响更大,因此整体信用仍处于收缩状态。作用于市场,表现为1-11月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下滑8%、房屋新开工面积下滑21%、部分房企信用风险暴露出现债务违约等。
2024年行业将继续坚定地走修复之路,预期将会迎来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关基础性制度的出台以及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落地。基于目前稳健的基础货币政策配合宽松的信用政策的政策组合和市场表现,2024年商品房市场或将继续下行,而减少的实物量和信用将由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创造的增量填补。从城中村改造的进程来看,政策端密集推出、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市场高度关注,随着前期准备工作的逐步完善,项目落地高度可期。另外,就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的提及,其在2024年出台的预期也逐步增强。
站在更长的视角,行业的问题需要经济来反哺,期待行业在新型工业化的带领下,实现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房地产不再是经济的发动机而是经济的一环,未来由经济增长拉动地产是主旋律,而非单凭地产政策化解行业面临的困局。过往地产与经济的关系体现为:由出口创汇带动基础货币投放、房地产带动货币乘数上升增加信用货币、经济增长并给出口形成正反馈。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大基调下,期待再次带动上述正反馈的形成。另外,对房地产资产回报率的考量预期将会逐步向强化租金收益率、弱化增值收益转变,后续可重点关注住房可比口径名义租金收益率的走势。
关键指标预测与投资机会:预计2024年,销售金额/面积-10%,新开工-24%,拿地-30%,竣工+5%,房地产投资-5%。2024年的机会主要来自于资产质量优质的困境反转型公司,并继续推荐园区公司。
风险提示:居民购买力提升不及预期;房企境外重组不顺利。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于2023年12月17日发布的《重组,元年》,证券分析师:
谢皓宇,资格证书编号:S0880518010002
白淑媛,资格证书编号:S0880518010004
黄可意,资格证书编号:S0880123070129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吿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吿,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吿。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吿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吿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