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中信证券:摆脱信用困境,房企有望进入新发展通道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 作者:陈聪 张全国 刘河维

中信证券认为,保交付政策已经取得实效,产业恶性循环逐渐被打破,企业信用已经越过分水岭,风险正在逐步平息。中信证券预计,2024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7.9%和上升5.1%,高线化是导致商品房销售额表现显著好于销售面积表现的原因。同时,受高线化和信用风波影响,在充分考虑了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对冲效应之后,中信证券预计2024年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5%,竣工面积下降2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8%。摆脱了信用困境,房企有望进入新的发展通道。2022年以后企业新增的土地储备成本低,盈利性强,销售去化好。中信证券测算,头部龙头央企的销售额中2022年之后新拿资源的占比已经过半。时间已经开始成为部分开发企业的朋友。部分开发企业可以持续新购土地,和地方政府部门洽商存量低效土地的处置办法,优化库存结构。通畅的融资渠道和较强的开发运营能力,是企业在新时代竞争中做大做强的关键。

恶性循环被逐渐打破,行业越过了信用分水岭。

2021年下半年以来,行业中越来越多企业遭遇了债券收益率上行,融资性现金流流入骤然从紧,最后走向债务重组的信用出险之路。中信证券认为,支持性政策到2023年四季度将从量变走向质变。信用、销售和交付之间的恶性负反馈被基本切断,消费者大多相信保交付的力度,即使是此前出险企业仍保持了一定的销售回款。未出险企业名单较之一年前变化很大,企业负债端的历史成本较低,而资产端经过一段时间补新货和洽商旧货规划条件,资产结构也有了改善。国有资本表达了对万科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信用的支持。中信证券相信,信用风险在逐渐走向平息。

预计高线化影响将在2024年放大,投资向下和销售向上可能并存。

全行业在2022年之后强烈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拿地,拿地面积降幅远远大于拿地金额降幅。随着新货占销售比例不断提升,老货中开发缓慢甚至停滞部分占比上升,由于一二线城市的总成本中建安成本占比较低,中信证券预计高线化将对2024年之后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较为明显的压制。不过,高线化也会提升企业销售的确定性,提振新房销售占全国一二手房销售总额的比例。

政策预计进一步发力,销售有望走稳。

认房不认贷的政策确实起到了边际效果,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和面积的降幅在收窄。但是,当前主要城市房价仍然跌多升少,消费者和企业预期仍然普遍悲观。中信证券相信,2024年一季度,在开发投资下行等因素推动下,政策可能加大力度,按揭贷款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商品房市场可能彻底重归商品属性。中信证券预计,2024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7.9%和上升5.1%,高线化是导致商品房销售额表现显著好于销售面积表现的原因。同时,受高线化和信用风波影响,在充分考虑了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对冲效应之后,中信证券预计2024年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5%,竣工面积下降2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8%。

经营性不动产表现分化。

中信证券预计,办公和产业园物业的供给十分充裕,租金面临严峻下行压力。购物中心和物流仓储资产分化明显,前者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经营管理能力和商圈位置,后者则主要是物流节点的同质仓储用地供给。

风险因素:

房价继续下降,政策效果不达预期的风险;部分企业补充新货能力不足,老货质量太差,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的风险;信用修复低于预期,企业再融资渠道枯竭的风险。

超越资产负债表,寻找时间的朋友。

摆脱了信用困境,房企有望进入新的发展通道。2022年以后企业新增的土地储备成本低,盈利性强,销售去化好。中信证券测算,头部龙头央企的销售额中2022年之后新拿资源的占比已经过半。时间已经开始成为部分开发企业的朋友。部分开发企业可以持续新购土地,和地方政府部门洽商存量低效土地的处置办法,优化库存结构。通畅的融资渠道和较强的开发运营能力,是企业在新时代竞争中做大做强的关键。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3年11月13日发布的《房地产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一补新盘旧修复信用,高线开发双重影响》报吿,分析师:陈聪S1010510120047;张全国S1010517050001;刘河维S1010523030004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