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是一种赋予持有者在未来特定日期(到期日)或之前,以特定价格(行权价)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如股票)权利(而非义务)的金融合约。期权购买者支付权利金获得这项权利;期权出售者(卖方)收取权利金,但承担了当买方行权时必须履行合约的义务。
期权交易的核心在于透过预判资产价格未来变动方向或市场波动程度(如大涨、大跌或平稳)来获取收益。
一、基础交易策略:卖出认购与认沽
当你认为标的股票价格不会跌破某个行权价时,使用卖出认沽期权。你收取权利金作为收入。如果股价在到期时真的低于行权价,你将有义务以该行权价买入股票。此时,由于获得了权利金,相当于以低于市场价(行权价减去权利金)的「折扣价」买入股票。这适合你愿意并有能力在目标价位承接股票的情况。
当你认为标的股票价格不会涨超某个行权价时,使用卖出认购期权。你同样收取权利金。如果股价在到期时高于行权价,你将有义务以该行权价卖出股票。关键警示:裸卖(未持有标的股票)认购期权风险极大,因为股价理论上可以无限上涨。通常只有在已持有100股正股时(备兑开仓),才采用此策略,旨在利用持股提升额外收益。
二、选择合约的要素与避坑指南
选择卖出哪份合约需权衡三要素:第一是行权价格,需符合你对股价走势的判断(认沽选支撑位下,认购选阻力位上);第二是到期时间,时间越长权利金通常越高,但不确定性也越大;第三是权利金,反映市场波动性和时间价值,是卖方的直接收益来源。
同时必须避开陷阱:避开财报期股票,因财报带来的剧烈波动风险不可控;避开正经历暴跌或暴涨后尚未企稳的股票,因其底部或顶部不明,市场缺乏共识价位,风险过高。应选择波动较小、稳定慢涨或有明确技术支撑线的股票,卖出认沽的行权价最好设在该支撑线或近期低点之下。
三、时机把握:开仓与平仓
期权卖方需善用时间价值衰减(期权价值随时间流逝而减少)。为此,常在周四或周五卖出下周或下下周到期的短期期权,以最大化利用周末时间价值损耗。开仓可分步进行,例如周四评估后卖出部分,周五再评估卖出剩余。
平仓策略分两种:若市场符合预期、保证金充足且不影响新开仓,可持有到期让期权作废,赚取全部权利金;若需释放保证金、锁定利润或规避风险,可提前买入平仓了结头寸,尤其在期权价值已显著降低(权利金收入大部分落袋)时。
四、卖方 vs 买方:策略特性对比
作为期权卖方,最大的优势在于时间价值的衰减对你有利,且卖出(尤其是虚值)期权的胜率在统计上通常高于买方。透过持续卖出符合市场预期的期权,你可以不断验证自己对标的资产方向和波动率的判断。卖方的本质是赚取概率和时间的钱,收益上限是收到的权利金,但风险则因策略而异:卖出认沽面临以行权价接货的风险(需有资金准备),而裸卖认购则承担理论上无限的亏损风险(必须严格避免)。
与之相对的期权买方策略,则适合不同的场景。如果你非常看好某只股票并计划长期持有,可以考虑买入期限较长(如180天或更长)的看涨期权,这有助于找到风险收益比更优的切入点。如果只是想博取股价短期的快速上涨,近月( 一个月内到期)的看涨期权杠杆效应更强,能快速看到结果,但其权利金较贵且时间价值衰减很快。总体而言,买方策略的胜率通常低于卖方,但一旦成功(如股价大幅上涨或波动率飙升),潜在的收益率会远高于卖方,体现了「亏小钱、赚大钱」的杠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