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新股前瞻 | 国产神经介入领域第一名,微创脑科学招股中
uSMART盈立智投 06-29 16:34

划重点

1、神经介入前五大参与者中唯一的中国公司,拥有约4%的市场份额

2、神经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流行率高,医疗器械需求十分旺盛

3、研发、营收加速增长产品保持高毛利

4、上市前一轮估值约为17.5亿美元筹资主要用于研发及商业化

招股信息

微创脑科学(02172.HK):国产神经介入领域第一名,入场费24888.34港元,预计2022年7月15日上市。盈立开放12/15倍融资(利息仅1.6%,手续费60HKD起),现金认购免手续费。

神经介入前五大参与者中唯一的中国公司,拥有约4%的市场份额

微创脑科学为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中国公司,致力于向医生及患者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自首款产品于2004年获得批准起,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产品组合累积共有30款产品,包括在中国获得批准并商业化的十款治疗产品及三款通路产品以及17款正在开发的候选产品。微创脑科学拥有全面的获批准的治疗产品组合,涵盖神经血管疾病的三大领域,即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就出血性脑卒中而言,其于产品销售方面为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分部,微创脑科学于关键治疗类别中拥有商业化产品,包括栓塞弹簧圈、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及覆膜支架。除于中国获得批准外,两款栓塞弹簧圈旗舰产品NUMEN及NUMEN FR已于美国、欧盟及韩国获得批准。

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一直由国际知名企业主导。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就2020年的收入而言,微创脑科学为该市场前五大参与者中唯一的中国公司,并拥有约4%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招股书、盈立证券

神经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流行率高,医疗器械需求十分旺盛

神经血管疾病指大脑某一区域暂时或永久受到出血或血流受限影响的疾病。血管狭窄、血栓形成、阻塞或动脉破裂可能导致血流受限。神经血管疾病主要有三类: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于大脑中的动脉渗血或破裂时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乃由于血管内脂肪沉积积聚导致动脉狭窄并限制流向大脑的血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于向大脑供血的血管受阻时发生。

神经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流行率高,为中国人口的主要死因。中国的卒中发病及死亡率高企。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的卒中患者人数为全球最高,于2020年,该等患者中包含0.8百万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0.5百万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常见症状)患者及1.7百万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中国神经介入手术的数量由2015年的约46,200台增加至2020年的161,400台,复合年增长率为28.4%,并预期于2026年进一步增加至约740,500台,2020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8.9%。于三种神经介入手术(即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手术)中,出血性脑卒中手术目前于中国最为普遍,占2020年所有神经介入手术数目约46.4%。

资料来源:招股书、盈立证券

研发、营收加速增长产品保持高毛利

招股书显示,微创脑科学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84亿元、2.22亿元、3.82亿元;毛利分别为1.46亿元、1.65亿元、2.98亿元。

资料来源:招股书、盈立证券

微创脑科学2019年、2020年、2021年经营利润分别为5410万、5586万、8472.9万;股权持有人应占公司的盈利分别为4698万、4529万、2417万。

资料来源:招股书、盈立证券

于业务纪录期,大部分收入来自销售出血性脑卒中产品。销售出血性脑卒中产品的收入于2019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3.3%,为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出血性脑卒中产品的销售量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2019年的43.7%上升至2020年的45.2%, 并进一步上升至2021年的55.9%,主要是由于业务纪录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及弹簧圈栓塞系统的商业化。

商业化和销售网络方面,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微创脑科学已经渗透约2200家医院,其中超1300家为三级医院。2021年前8个月,产品已经渗透所有中国国家卒中中心排名前100的医院。且公司有六项治疗产品于中国获批准,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获批准治疗产品数量在业内中国公司排名第一。

上市前一轮估值约为17.5亿美元筹资主要用于研发及商业化

今年稍早些时候,微创脑科学已引入中金资本、华翊资本、博华资本、润昆天禄、同鑫投资、贝霖资本等投资方,以优化股东结构。在这轮融资完成后,微创脑科学的估值约为17.5亿美元。

微创脑科学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及通路产品;用于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品商业化;用于扩张制造设施以扩大生产规模;用于促进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研发、注册审批并进行商业化;用于通过战略收购、投资、合作或类似策略的结合以优化产品组合;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